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语用观是研究语用学对翻译的作用。具体来说,本文试图探讨的是翻译者在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干涉的参与下对多于话语字面的隐含意义做出处理的方法。在对于《阿Q正传》的中文原文和英译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者首先找出小说原文中有隐含意义的叙述性语言和人物对话。然后分析这些隐含意义在译文中的处理情况,并建议除少数叙述性语言和人物对话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需要解释外,语用翻译的适当方法是用直译法保留其隐含意义。至于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干涉的因素,除去因文化差异造成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的特殊情况,绝大部分也宜照原样翻译,而不是省略,用其他事物代替或解释。从这个新的角度来探讨中文小说的英译可以帮助英文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唤起翻译界更多研究者的注意力,以便提倡语用观在中国的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简略介绍研究的背景、必要性和目标。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包括相关的翻译、语用学和语用翻译方面在中国的研究情况。特别要提到的是钱冠连的语用翻译观,因为这是下一章的基础。第三章运用钱冠连的语用翻译理论比较研究了《阿Q正传》的中英文版本。最后一章简要回顾前面章节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特定作品的中文本、英译本,探讨了译者对超出话语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的处理方法,以及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干涉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