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 ——以大洋电机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誉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本质上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伴随企业并购日益加剧,巨额商誉减值开始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我国于2006年2月推出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减值新准则,将商誉摊销法改为商誉减值测试法。准则引入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商誉的经济实质,但由于国内现阶段减值测试方法相关规定尚未完善,2018年国内上市公司利用商誉减值的准则弹性集中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引发“业绩暴雷”,商誉减值风险开始引起投资者的重视。国内外均有大量研究表明商誉减值除了源于经济因素,也存在盈余管理动因。国外从盈余管理动机角度对商誉减值进行了研究,将盈余管理动因主要分为资本市场动机(财务“洗大澡”动机和盈余平滑动机)和高管个人动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上市公司整体的有关数据,通过构建有关计量模型,证实了上市公司以商誉减值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现象的存在,拓展了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领域的研究。然而,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个案出发,探究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后大股东套现、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文献鲜见,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达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研究目的,选取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具体案例来剖析盈余管理的问题,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论文在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合并商誉及商誉减值的计量方法,对比列举了合并商誉减值现状及商誉减值的成因,并论述了上市公司通过商誉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通过选取2015年大洋电机以1062.90%的溢价并购上海电驱动,并于2018年业绩承诺到期时点一次性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案例,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中高商誉的形成过程及成因,质疑了在业绩承诺期间商誉减值计量的不合理行为-包括减值信息数据披露不及时、忽视资产评估的公允缜密性以及操纵核心数据及减值方法的选取,提出识别了大洋电机在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动机-粉饰业绩配合大股东套现以及财务洗大澡,最终业绩暴雷导致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监管存在的漏洞。
其他文献
1996年6月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我国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制度的完善,2015年10月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存贷利差收窄、利率波动加大等诸多问题。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商业银行纷纷发展非利息业务。然而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是否有助于缓解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非利息收入的不同
随着我国媒体融合的逐步推进,县级融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其发展备受关注,大屏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信息转化与呈现的重要载体,用户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多:融媒体中心大屏除了要进行信息呈现,还需要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群众问题反馈等服务。本次课题依托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尝试归纳面向融媒体大屏的信息可视化流程,着手于县级融媒体大屏的信息分类研究,引入针对各类信息的模型处理方法与可视化编码方式,进
健康中国战略是十九大报告的关注重点,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健康中国,就要提供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良好发展并没能带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往单纯地增加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并不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因此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效率显得十分必要。随着“营改增”以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GDP的增长速率开始逐渐的回落,一方面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另一方面“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原本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所以当前我国需要从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却大而不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技术创新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