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基于肺痈理论的老年肺炎扶正解毒化瘀治法。2、探索适用于老年肺炎临床研究的肺炎胸片吸收情况评价方法。3、评价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干预老年肺炎在改善肺炎胸片吸收方面的有效性及疗效特点。方法:1、首先在文献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医学研究出发探讨基于中医肺痈理论的扶正解毒化瘀法在治疗老年肺炎方面的应用。2、基于对国内外相关胸片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借鉴,并在放射影像学专家的协助指导下制定“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评价标准。3、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303例≥65岁的老年人肺炎住院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相关数据收集。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抗感染治疗加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抗感染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月,死亡和治愈(或好转)出院为终点事件,用药时间不超过4周。入组时收集一般资料、生命体征、基础病、并发症、抗生素用药史、过敏史、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等,并根据上述资料评价PSI、CURB-65、SMART-COP得分与分级。并在入组时及治疗后第7、21、28天评测“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评分部分)4、主要统计分析基线资料、肺炎胸片吸收程度情况(包括总体情况及不同病情分级下的情况)、入组时胸片量化得分与病情分级相关性等。结果:1、本项研究5个分中心共入组病例303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PS)共284例,其中治疗组144例,对照组140例。两组年龄、性别、生命体征、病情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84例中资料满足MART-COP评分项目的为216例,满足PSI的为214例,满足CURB-65的为281例。满足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吸收情况评价数据要求的共236例,治疗组122例、对照组114例。2、236例研究终点时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吸收情况五分类、二分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一周后满足胸片吸收评价的227例,其吸收情况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当PSl分级为Ⅱ级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当SMART-COP为1分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他病情等级及CURB-65各级情况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首次胸片量化得分与同一时点的PSI的相关系数为0.261,与CURB-65的相关系数为0.071,与SMART-COP相关系数0.327。结论1、中医肺痈理论的理法方药可以运用于治疗老年肺炎,扶正解毒化瘀法适用于治疗老年肺炎。2、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为肺炎胸片吸收程度的评价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3、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老年肺炎胸片吸收有所帮助,尤其是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PSI为Ⅱ级或SMART-COP评分为1分)较同级别对照组有显著性优势。4、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的量化总得分与肺炎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单一胸片评价难以正确的评估老年肺炎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