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淀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河街组沙一~沙三段是淀南地区勘探主要目的层,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对象逐渐转向了岩性地层等隐蔽性油气藏,迫切需要更精确的沉积相展布和砂体分布的研究成果。层序地层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建立更为精确的等时层序地层和岩相格架,并将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放在等时地层格架中进行,进而达到更有效地预测储层分布、储盖组合等目的。为此,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大量的测井、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模式,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沉积体系的展布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成因砂体的储集特征,进而明确该区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指出油气勘探有利方向。在古近系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系统划分了沙河街组沙一~沙三段各级层序界面和层序,将古近系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10个三级层序;通过对重点井和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地层格架以及断层坡折与沉积坡折两种层序地层模式,厘定了沙一"尾砂岩"在体系域归属上的问题,并被勘探实践所证实。综合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等分析,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以及风暴-滩坝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细分为6个亚相,21个微相,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沉积相模式。其中风暴-滩坝沉积在该区是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油气预测价值。通过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及有利储、盖的空间组合及分布特征;探讨了层序、沉积体系域对砂体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砂体发育受到层序发育的控制,高位和湖侵体系域砂体发育,低位域砂体不发育,在平面分布上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古地形、物源补给及气候。根据沉积体系展布规律及层序控制下的生储盖组合特点,综合研究区内构造样式以及油气运移特点,总结了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提出了不同类型岩性地层油藏分布的有利区,为勘探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进一步探索岩土介质的强度与变形机理,就必然要深入分析其细观变形和破坏性态。大量实验表明,由于试样的微细观层面上的不均匀性的影响,试样在破坏时常常出现狭窄带状高应变
版画教学主要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几种教学形式。基于此,该文主要分析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探讨版画教学的开展方式,分析应用版画教学方法提
当下,绘画的形式、手法、技术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难以使用一种模式解答当下所有的绘画问题。该文结合一些艺术家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同时思考一些艺
VOD即视频点播也称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传统的电视系统信息单向传送,用户只能被动接收,而VOD是以“选择控制权在用户”崭新概念为基础的双向视音频信息系统,实现了按用户需要播放
目前,电网工程设计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自2010年西北电力设计院首家开展对新疆的220千伏电网工程设计公告以来,先后有西南院、华北院以及中南院等内地电力设计院承接了对新疆电
本文以成藏为主线,从前陆盆地形成演化、构造变形、沉积充填、水文地质研究出发,以盆地模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手段,通过典型气藏的解剖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及与国内外前陆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