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世纪兴起的宫廷文化、游吟诗人、宫廷之恋等诸多文化艺术现象,均是中世纪盛期世俗文学发展的产物。本地语文化的广泛运用;游吟诗人和戎格勒对诗歌与音乐的传播;宫廷文化的兴盛;以及基督教圣咏的扩展,共同催生了中世纪盛期“宫廷之恋”歌曲的诞生与发展。其体裁坎佐在口语文化与现场即兴表演的影响下,旋律与诗文始终保持着彼此之间的统一与融合。游吟诗人运用巧妙的韵脚设计和变化多端的结构形式,使音节、诗行、韵律等因素在诗歌中自成比例,相互对应。同时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中,游吟诗人一改往日基督教教义一统独尊的局面,借用宗教赞美诗的词汇与句法,表达诗人对贵妇诚挚的情感和自由的想象。他们用对基督耶稣的信仰,表达着对爱情的虔诚与忠贞不渝;用圣母的仁慈与纯洁,形容对贵妇的憧憬与渴望,将贵妇人推向神圣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