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画产生于文字之前,是人类历史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为人类提供了很早期的记录,对于许多其他领域的学科来说岩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柿子滩岩画就是这么一处具有非常珍贵文物价值的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县城西南30公里的清水河北岸,与闻名全国的柿子滩遗址相距仅仅几公里,但是自发现时日起一直乏人问津。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国岩画大发现以来,柿子滩岩画是中原农耕文化地区唯一一处现存的岩画遗址。在众多北方岩画中,柿子滩岩画不仅独具特色,而且是构建中原农耕文化岩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本科学习期间,曾跟随山西省考古所柿子滩考古队深入柿子滩遗址调查发掘,对柿子滩岩画印象鲜明。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曾先后两次赴柿子滩岩画遗址进行调研,希望能在前人基础上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将就两个问题进行阐述:一、柿子滩岩画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二、对柿子滩岩画的年代问题提出一个上限。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即导论、柿子滩岩画的内涵解析、岩画的文化功能、年代以及结论部分,其中在每个部分下又分为三个小节。在第一章导论中,主要叙述了柿子滩岩画的研究缘起、相关研究的学术动态、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在第二章柿子滩岩画的内涵解析部分,对其研究区域背景、概况、图像的识别与考释分别进行详细的论述。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第三章里,笔者分别从岩画的对象、地理位置及其原始宗教情结三个方面出发,对柿子滩岩画的文化功能进行阐述;第四章论述柿子滩岩画的年代,其中包括鉴定岩画年代的几种方法、柿子滩岩画断代问题以及对其年代推断三个部分。通过上文,笔者在最后一章中对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结论,并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使高度得到提升,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全文比较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柿子滩岩画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可能由处于渔猎采集与农业相间的柿子滩先民中的一个规模较小的族群绘制而成;这个族群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形成了一定的礼仪规范;他们避开其他大的群体,把岩画放到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来,可能是属于原始农业文化时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