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脑叶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药物保守及立体定向微创技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单纯脑叶出血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01月01日至2020年07月31日入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的单纯脑叶出血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89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71例及预后不良组118例,对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差异的指标进行比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脑叶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药物保守及立体定向微创技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单纯脑叶出血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01月01日至2020年07月31日入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的单纯脑叶出血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89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71例及预后不良组118例,对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差异的指标进行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分析,得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影响患者预后的血肿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得出患者血肿量的最佳截断值33.66ml。再选取血肿量在33ml~90ml的样本,分为保守治疗组39例及微创治疗组82例,两组间的基线资料无差异,依据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包括6个月时的死亡率及扩展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Extended Glasgow Outcome Scale score,GOSE),进行组间的比较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于单纯脑叶出血预后的影响。结果:1.将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血肿量及是否破入脑室在COX回归分析中,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是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对血肿量这一独立预测因素进行基于预后的ROC曲线分析,血肿量在33.66ml以下预后较好,在33.66ml以上则预后较差。2.选取血肿量在33ml~90ml之间的样本进行研究,保守组和微创手术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6个月时的死亡率微创组较保守组明显降低(P=0.04)。对于6个月后的预后评价,以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年龄、出血量为基础的基于GOSE评分的预后分析,两组间行卡方检验,P=0.046,P<0.05,认为微创手术组对于预后的改善优于保守治疗组。在次要结果和亚组的分析中,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对于不同部位脑叶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P值均>0.05,没有明显差异;当血肿量大于33.66ml,GCS评分在9~12分时,进行组间比较,P=0.0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治疗对于预后的改善优于保守治疗。结论:1、患者的年龄、入院时血肿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是脑叶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2、当脑叶出血的血肿量在33ml以上时,微创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3、经过亚组分析,脑叶出血的血肿量在33ml以上的患者GCS评分在9~12分时,微创治疗对于预后的改善优于保守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高辛(Digoxin)与他莫昔芬(Tamoxifen)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MCF-7细胞和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他莫昔芬(1、2.5、5、10μmol·L-1)单独用药,紫杉醇(100、200、300、400 nmol·L-1)、吉西他滨(1、5、10、25μmol·L-1)、阿霉素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随着突发事件频发出现新的特点,网络舆情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社会民意,这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出更高的要求。2019年12月,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愈演愈烈网络舆情迅速形成并快速发展,线上抗疫对战胜疫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强调“统筹网上网下”“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1)网络舆情的应对具有与线下
本文是一份关于模拟英汉交替传译的反思报告,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次在线研讨会为例,会议题为《社会支出在促进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区包容性增长中的作用》。笔者发现在本次实践中,其译语产出中错译和漏译较多。通过反复比较源语、译语、笔记,笔者发现影响译语质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交传笔记有效性不足。具体而言,部分笔记过于刻板,部分笔记不符合源语的逻辑,部分笔记存在歧义。在释意论的指导下,本文对上述有效性不足的笔记
目的:了解黄连素(berberine,BBR)对LPS刺激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达促凝及纤溶抑制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RLE-6TN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BBR对RLE-6TN细胞的毒性作用,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值,选取合理浓度进行后续实验;2.RLE-6TN细胞预先使用不同浓度BBR(20、50、80μmol/L)后予以LPS(5μg
目的:(1)建立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的人乳头瘤病毒58型(human papillomavirus 58,HPV58)基因检测体系,用于其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2)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等温优势与侧向流动试纸条技术的简便性相结合,建立一种用于HPV16、HPV58的快速目视检测方法。方法:(1)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改善异丙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是否与通过调控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及抑制细胞焦亡有关。方法:采用新生7日龄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20):对照组(Con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异丙酚组(Pro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右美托咪定组(Dex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ug/kg、右美托咪
背景中心动脉血压(central arterial blood pressure,CABP)比肱动脉血压(brachial arterial blood pressure,BABP)与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关系更为紧密,能更真实地反应左室、冠脉情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心动脉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
目的:民族药刺梨根茎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为验证该民族药的抗炎功效,该文进行刺梨根茎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对采自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的新鲜刺梨根茎,结合利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对刺梨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再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建立LPS(脂多糖)刺激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体外炎症筛选模型,通过检测加入不同浓度各单体化合物后,利用Griess法检测
A公司是一家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司。A公司的Y产品通过销售代理商在全国各个省、市、区进行销售,销售渠道以卖场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的门店为主。Y产品分为高端类、普通类、大众类三个等级,以及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等多个规格的包装类型。Y产品不同等级、规格的成品在生产和包装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同,且不同SKU之间的生产切换需要较长的响应周期。A公司的订单交付过程中,生产制造中心会加大同一等级、同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