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20头民猪经产母猪在哺乳后期、空怀期和妊娠早期的四种生殖激素(孕酮、17β-雌二醇、促黄体素、促卵泡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 哺乳后期:哺乳后期民猪血清孕酮、促黄体素的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只是在分娩后的44天分别出现了一个高峰,峰值水平分别为1.12ng/ml和4.61mIU/ml;雌二醇在分娩后29天达到峰值(21.84pg/ml)后,其水平就缓慢下降;促卵泡素分别在分娩后39天和49天出现两个较小的峰(3.43mIU/ml&3.76mIU/ml)。 断奶至发情阶段:断奶后民猪血清孕酮和促黄体素的含量都降至很低的水平,孕酮水平在下次发情前稍有增加,而促黄体素则急剧上升;促卵泡素的浓度变化不大,只是在下次发情前有所增加;血中雌二醇的浓度在断奶时开始下降,断奶后第3天开始缓慢上升,于断奶后第15天达到峰值水平(16.66pg/ml),然后下降,下次发情时又出现一个高峰(21.42pg/ml)。 发情周期:民猪发情周期孕酮的含量与妊娠早期14天内的变化极其相似,在发情后第10天达峰值,而后开始下降;雌二醇水平在发情后第3天出现高峰,下次发情前开始升高;促黄体素在发情当天达最高水平,然后开始下降;促卵泡素在发情后的第10天达到峰值(2.40mIU/ml)。 妊娠早期:民猪的孕酮水平在妊娠12天达峰值,18天后急剧下降,妊娠21天孕酮浓度下降到18天水平的63.70%;雌二醇水平则从妊娠18天的19.58pg/ml迅速增加到妊娠21天的40.12pg/ml,上升幅度达1倍之多;促黄体素在配种前的发情当天达最高水平后,其浓度缓慢下降,妊娠第6天后又开始上升,但在妊娠早期其水平波动范围都不是很大;促卵泡素的高峰出现时间在配种当天,峰值水平为3.01mIU/ml。 激素水平与总产仔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妊娠12天的雌二醇水平与产仔数呈明显的负相关(r=-0.5233,P<0.05),说明此时的激素水平对民猪的繁殖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由雌二醇在胚胎发育方面的作用可知,民猪雌二醇在妊娠早期的变化很可能是影响仔猪初生均匀度主要因素。 从生殖激素水平与断奶至发情间隔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促黄体素是影响断奶至发情间隔的最主要的生殖激素。哺乳期的发情排卵和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促黄体素水平低下及激素比例失调导致民猪母猪断奶后返情的时间延长,而断奶后期LH水平的快速升高预示着下一次发情的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