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而思维通常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因此如何将隐性思维以可视化、显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许多研究的重点。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层次的阅读技能,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课标侧重于对文章的深层分析,而非局限于对浅层信息的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对其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深度学习即指学习者批判性理解、加工新信息,将其与原有信息结合并进行迁移应用,以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发展与深度学习密不可分。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加工信息,而这种信息加工过程就是思维作用的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以隐性的方式呈现。教师难以在隐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因此,思维可视化工具作为将隐性信息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方式之一,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的研究,然而少有研究将不同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分析如何通过不同图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思维可视化工具以及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知识可视化理论及深度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教师对思维可视化工具及深度学习的理解,揭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通过分析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时遇到的困难,为教师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为:一、英语教师对思维可视化工具以及深度学习有何理解?二、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使用哪些思维可视化工具来促进深度学习?三、英语教师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深度学习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为解决研究问题,笔者选取了金堂某中学的五位初中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方法调查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思维可视化工具及深度学习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思维可视化工具及深度学习的特点,笔者发现大部分参与研究的教师对于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本研究中教师对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种类和功能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提升深度学习能力。二、批判性理解是培养高阶思维以及实现深度学习的基础,但本研究中教师对于批判性理解存在一定误解,容易将理解与批判性理解混为一谈。三、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知识建构和迁移运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而本研究中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正确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来进行知识建构或者应用迁移。四、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实现深度学习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而本研究中教师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仍旧是绘制思维可视化工具的主体。为了促使教师更好的认识思维可视化工具并且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深度学习,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教师需要接受更多的专业培训以提升其对于思维可视化工具及深度学习的认识并正确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如参加相关讲座或进行相关工作室的培训。二、教师可借助现代科技帮助绘制思维可视化工具,节省时间和精力,如Mindmaster。三、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主体,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