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饱和渗碳工艺和新型超饱和渗碳钢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渗碳钢常规渗碳处理时,渗碳层表面的含碳量一般控制在0.8%1.0%,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渗碳层金相组织为:在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基体上分布着碳化物。碳化物的存在及其数量、形态、分布、大小对于工件表面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增加碳化物数量而采用在较高碳势条件下渗碳时,往往会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网状碳化物,而碳化物形态的恶化将导致其力学性能的显著下降。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获得比常规渗碳更优越的渗碳层组织和力学性能,本文从渗碳工艺和渗碳用钢方面入手进行超饱和渗碳的研究。针对普通低合金渗碳钢研发了预渗碳加循环渗碳处理的超饱和渗碳工艺,20CrMnTi钢经超饱和渗碳、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后,用XJL-02A立式金相显微镜观察得知:渗碳层的金相组织为:在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碳化物,超饱和渗碳层硬度达到HV0.1958,约是常规渗碳层表面硬度的1.1倍。在相同磨损条件下,耐磨性比常规渗碳层提高了20%。有效提高了其力学性能。针对冷拔钢管模具,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以43Si2CrNi2MoV钢为例,计算了钢中奥氏体和马氏体晶胞单元基本价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分布几率、实际分布几率、相结构因子和宏观相结构因子,使用Visual Frotran6.5语言和矩阵理论,建立了多元中碳中低合金钢成分设计经验公式,并据此设计了新型超饱和渗碳钢。35Cr3SiMnMoV钢经超饱和渗碳、随炉冷却后用剥层化学分析法测得其渗碳层为1.8%的含碳量,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渗碳层组织为在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碳化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渗层中的碳化物主要为(Fe.Cr)7C3、Mo2C,并对弥散碳化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35Cr3SiMnMoV钢经渗碳、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后,渗碳层硬度达到HV0.11025,比20CrMnMo、20Cr2Ni4钢常规渗碳层硬度高约20%。35Cr3SiMnMoV钢超饱和渗碳层有着极高的耐磨性,在相同磨损条件下,其耐磨性比20CrMnMo和20Cr2Ni4常规渗碳层提高了约60%。35Cr3SiMnMoV钢含有适量的Cr、Mo、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其成分满足超饱和渗碳的要求,无需特殊设备,用简单的渗碳工艺就可获得满意的超饱和渗碳层。在已研发的35Cr3SiMnMoV钢基础上,加入少量稀土,并进一步合理调整合金元素,研制新型稀土超饱和渗碳钢。30Cr4SiMoRE钢经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经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渗层组织为在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超细碳化物;研究认为稀土的加入使渗碳速度和渗层深度都有所提高,渗层含碳量高达1.9%;在稀土与铬、钼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比35Cr3SiMnMoV钢的更为细小的超细碳化物。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渗碳层硬度可达HV0.11057,比20CrMnTi钢常规渗碳层硬度提高约20%;30Cr4SiMoRE钢超饱和渗碳层有着极高的耐磨性,在相同磨损条件下,其耐磨性比20CrMnTi钢常规渗碳层耐磨性提高了60%以上,大幅提高了工件的力学性能。30Cr4SiMoRE钢含有适量的Cr、Mo、Si、RE元素,其成分满足超饱和渗碳的要求,无需特殊设备,用简单的渗碳工艺就可获得优异的超饱和渗碳层。本文研发的超饱和渗碳工艺和超饱和渗碳钢所制作的工件在满足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有利于实现机械设备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若工件的几何尺寸相同,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太钢不锈钢管厂原使用45#钢调质+氰化处理,因使用寿命不高和环保的限制。现改用Cr12MoV钢淬火、回火处理,但其力学性能、使用寿命均不理想且成本较高。我们将研发的30Cr4SiMoRE钢和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应用于太钢不锈钢管厂的冷拔钢管模具,在生产线上已拉拔各种材质的不锈钢管80余吨,模具工作面光亮,宏观检验发现仅发生轻微磨损,尺寸亦无明显变化,仍在继续使用。30Cr4SiMoRE钢制冷拔钢管模具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极高,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与Cr12MoV钢淬火+回火和45#钢调质+氰化处理相比不仅力学性能突出,而且克服了生产成本高、氰化污染等致命缺陷。在工程实际中的使用寿命分别提高了400%和800%以上,大幅提高了冷拔钢管模具的使用寿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及临床调查两部分。一、文献综述论述了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及研究进展、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及进展,中药复方桑杞清眩颗粒的组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约有6500万癫痫患者,其中高达四分之一的癫痫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在我国,约有超过600万癫痫患者,其中30%~40%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的效果以及对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2组,各31例。
综述了植物甾醇、紫杉醇、桦木酸、桧木醇等几种与医药保健品有关的林产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现状.
对板式脱臭塔进行改造,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进行两段式脱臭,将脱色油通过双螺旋加热器加热到170℃,使其进入上段板式塔,经初步汽提后的油引出脱臭塔,进入残压2Torr的双螺旋加热器加
目的:通过收集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资料,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个体化治疗,整理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处方及药物,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个体化治
文献报道的桧木醇的制备方法有下面的几种,从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的树干中提取、以柠檬烯为原料化学合成。由于原材料限制和合成路线较长,这些方法都不适合工业化
比较了灯盏花组织培养中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索了试管苗假植炼苗方法。结果表明:MS+0.5~1.0 mg/L 2,4-D
磁共振成像(MRI)领域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高磁场及高均匀度。因为高磁场可以极大地提高信噪比从而改善成像分辨率;而高均匀的稳定磁场由其时间和空间的同步性更好可以完成更快速地扫描,从而为探知生物体更加极限的功能信息、研究智能作用、人脑意识和心理及情感诱因等提供途径。由于我国在高场磁共振领域一直处于空白,严重落后于国外的发展,因此适时地开展14T高场磁共振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其中14T的磁体系统作为核
课题名称:中医复杂干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研制及文献的质量评价课题来源:2012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30种疾病中医临床评价规范与复杂干预评价共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