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实现的,而作为传导机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导渠道对其影响很大。信贷渠道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是否存在或者作用多大,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一直有所争议。而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特别是金融市场还不健全,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占主要地位的利率渠道,在我国却一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信贷渠道,信贷渠道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于信贷渠道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介绍了信贷渠道的相关理论模型,狭义的信贷渠道一银行贷款渠道与广义的信贷渠道一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第三章以狭义的信贷渠道一银行贷款渠道为出发点,对我国银行贷款渠道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以广义的信贷渠道一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为出发点,对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使用VAR模型对我国信贷渠道是否有效进行了量化研究,包括数据选择、处理以及结果的解释。第六章是总结和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货币传导渠道。二是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没有狭义的银行贷款渠道作用明显。三是我国信贷渠道目前存在着阻塞。
其他文献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转型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的到来,深刻改变
二十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实现资源全球最佳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创新,它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新型技术工具,并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然而,正是这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却在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科技人才凭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优势已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
旨在从根源上防止或降低种子播种后到关键生育期病虫害对作物持续性危害或逆境胁迫,从而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种子处理剂,随着其用量少、更加环保和持效期长等特点的日益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