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急迫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力。但是,从大力推进我国分布式供能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对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应用对象、系统构成形式、运行策略特点、可以带来的经济、环境和能源利用效益、主要影响因素和障碍等问题,认识仍不清晰。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北京市为例,对我国城市能源环境中的特定应用对象的分布式供能技术开展优化配置研究,以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本文首先收集和分析了北京市商场、宾馆、医院、综合办公楼和大学等五种建筑的负荷特征。在建立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序列规划优化算法,以全年运行为周期,在收集整理的能源价格体系下,对五种建筑配置的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燃气内燃机联供系统的配置方式进行优化,从而得出适用于各建筑的最优配置方案和相应的优化运行策略。基于优化配置和优化运行结果,对燃气轮机和内燃机联供系统的节能性、经济性、运行策略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不同规模、不同用户负荷特点下的分布式联供系统运行策略和系统配置特点,并分析了蓄能装置的影响。之后,分析了电力并网政策、分时电价政策、价格体系、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因:素对分布式联供系统的运行配置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在热电比较高的建筑采用分布式供能,通过合理配置和运行优化,在经济、节能、环保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各有其适用范围。电力并网、分时电价、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政策有利于分布式供能的发展,系统的经济性显著受电、气价格的影响而对冷热价格不敏感。本文工作可为分布式供能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并能为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