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发芽势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lov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草稻(weedy rice)是一种可以在水稻田中自然繁衍与普通栽培稻伴生并危害水稻作物生长的稻属植物。杂草稻形态与正常栽培稻相似,比栽培稻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危害栽培稻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稻米质量,威胁水稻生产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6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对应田栽培稻品种进行萌发实验,发现杂草稻发芽势普遍显著强于对应栽培稻。进而对以粳型杂草稻(WRL-162)为母本和粳型栽培稻日本晴(Nipponbare)为父本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F(6:7);237),进行萌发实验,统计了第1-7天发芽势,并发现群体第3天的发芽率增加量最大。进一步采用QTL-Seq分析,在水稻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与种子发芽势相关的基因组区段qGR3-1(QTL for Germination Ratio in Chr 3)和qGR3-2。通过对区段中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功能分析、NCBI序列比对分析以及qRT-PCR定量分析,发现Os03g0764900(OsDOF15)在杂草稻(WRL-162)种子萌发过程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栽培稻日本晴的种子,是影响种子发芽势最可能的候选基因。OsDOF1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活性验证试验表明,OsDOF15蛋白定位于水稻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日本晴中OsDOF15各组织器官表达试验表明,OsDOF15基因在日本晴的幼穗、根和成熟穗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叶和茎中表达量低。构建OsDOF15的过表达(OsDOF15-OE)以及敲除(Osdof15)转基因日本晴株系后发现,Osdof15种子萌发快于野生型日本晴,Osdof15种子3-5天的发芽势显著强于野生型日本晴,但OsDOF15-OE种子1-7天的发芽势与日本晴种子没有显著差异,推测OsDOF15基因对日本晴种子萌发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直播田中杂草稻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为研究适合稻田直播的强发芽势水稻提供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水稻直播是近年来迅速发展扩大的一种轻便的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约成本、减少劳动量、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泡田插秧季节水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水稻直播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促进水稻可持续生产,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水稻直播机功能结构较为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播种作业较为粗放,普遍采用地轮驱动排种方式,播量调节复杂,同步
天然气水合物(NGH)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潜在高效清洁油气接替能源,其高效开发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缺少可靠的NGH产能模型及系统的产能评价体系,急需系统开展NGH藏产能评价、敏感性因素分析及增产技术的相关研究。本文综合考虑NGH分解动力学特征、气水两相流动、渗透率变化等因素建立了NGH直井降压开采、直井压裂降压开采、水平井降压开采三个产能模型,分别采用玻尔兹曼变换
具有产氢能力的绿藻中,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因其能够以醋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可快速响应各种环境刺激,且对逆境如放氢时所处的无氧胁迫耐受能力强等优势,被认为是生物制氢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藻种。但莱茵衣藻产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氢化酶的极端氧敏感性,由于这种敏感性,自然条件下H2产生主要表现为30-90秒的瞬态现象,产氢效率非常低。为了提升莱茵衣藻的产氢量,目前最为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生产周期通常为100-120天,约为金针菇和杏鲍菇生产周期的两倍,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添加富氢水、皂苷和曲酸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斑玉蕈子实体的产量,而且缩短了菌丝的后熟期,促进原基的形成。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外源维生素C对斑玉蕈产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及酶活性、抗氧化酶基因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了维生素C影响斑玉蕈产量的
目前我国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低,导致农药的投入量增大。多菌灵和啶虫脒因低毒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当中。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多菌灵和啶虫脒的土壤残留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应用微生物修复农药残留污染是一种安全、廉价、高效的方法,拥有巨大的潜力与应用价值。目前有关于农药残留修复的研究大多是农药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以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关于微生物菌剂保存条件的研究
学位
拱坝在其生命周期内可能会承受强烈地震,其地震易损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进行拱坝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量。该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拱坝地震响应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多层前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该方法可以替代部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显著减少计算成本。以大岗山拱坝的易损性分析为算例,基于已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技术,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使研究对象的特定染色体区段、染色体臂或整条染色体发出某种颜色的荧光,从而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视化染色体的技术称为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painting)。染色体涂染技术的出现大大加深了对染色体结构及变化的理解。例如,利用该技术分
SIRT7在众多生物学过程中主要参与调节蛋白质的脱乙酰化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SIRT7具有多种潜在功能。然而,SIRT7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观察了 SIRT7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不同时期的定位情况,在GV期SIRT7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伴随减数分裂的恢复,SIRT7主要与染色体共定位。我们进一步探讨了 SIRT7敲减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通过显微
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属于单锌指蛋白家族,通常以转录因子的形式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且具有两个功能结构域分别是位于N-末端的DNA结合域,和位于C-末端的转录调控域,它通常是由200~400个氨基酸构成的。在DNA结合域中有一个Dof结构域,它包含四个保守的Cys残基和一个Zn离子。近年来发现植物Dof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很多环节都起重要作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