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西医临床上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副作用大,所以放射性肺炎的防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因此探讨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沙参麦冬汤是临床上防治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方,且是中医传统古方之一,目前尚未发现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机理研究的报道。本课题首先复制放射性肺炎的大鼠模型,以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为切入点,从放射性肺炎的基础证候(肺阴虚)入手,以沙参麦冬汤作为养阴清肺的基本方,观察该方对大鼠肺系数、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对大鼠肺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对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2)蛋白质表达和MMP-2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尤其是对大鼠血浆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TNF-α、IL-6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评价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治效果,并探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确切的科学依据。方法将141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沙参麦冬汤预防组(中预组)、沙参麦冬汤治疗组(中治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西治组),其中正常对照组21只,其它各组均为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X射线全胸单次照射20Gy。除中预组于照射前1周起开始灌服沙参麦冬汤外,其余各组于造模后第二天起,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中治组灌服沙参麦冬汤,西治组予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每组分别于2、4、6周随机处死大鼠,正常对照组7只,其余各组10只,10%水合氯醛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心脏采血约5m1,置肝素抗凝管中,4℃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查。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IL-6、TNF-α、TGF-β1含量的变化。采集大鼠肺组织,称重,计算肺系数的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MMP-2、TIMP-2蛋白表达的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MMP-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除25Gy组大鼠在照射后2周内相继死亡外,10Gy、15Gy、20Gy组大鼠全部存活,且在照射后2周天至4周已呈现急性炎症反应,以20Gy最为典型,结合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说明20Gy照射剂量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制作大鼠放射性肺炎模型,为今后研究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基础。(2)沙参麦冬汤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大鼠肺系数(P<0.01),中预组作用优于中治组,中预组、中治组,西治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表明,中预组、中治组与模型组比较,炎性细胞侵润、肺泡充血、渗出、出血等方面程度较轻。西治组第2周肺泡隔充血,出血相对模型组无明显差别,但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4、6周差别不明显。第2、4、6周相对中治组、中预组,炎性程度较重。西治组第4周有小脓肿出现,第6周小脓肿增多,考虑是地塞米松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并发感染所致。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清晰,支气管、肺泡及肺泡间隔组织结构正常,肺泡膈中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无充血、水肿及急慢性炎症等改变。各时间点均未出现明显病理改变。(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SOD活性均下降(P<0.01),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预组、中治组、西治组大鼠肺组织中SOD活性均有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中预组高于中治组、西治组(P<0.01)。中治组高于西治组(P<0.05)。MDA含量:中预组低于中治组、西治组(P<0.01),中治组低于西治组(P<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值2、4、6周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预组、中治组、西治组大鼠血浆中IL-6、TNF-α、TGF-β1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中预组低于中治组、西治组(P<0.01),中治组低于西治组(P<0.0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至4周肺组织MMP-2、TIMP-2蛋白表达均增强(P<0.01),但MMP-2/TIMP-2比值逐渐增大。4周以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MP-2蛋白逐渐降低而TIMP-2表达逐渐增强,MMP-2/TIMP-2比值逐渐变小。与模型组比较,中预组、中治组MMP-2、TIM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MMP-2/TIMP-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预组在2、4周优于中治组,在第6周差异不显著。中治组优于西治组(P<0.01)。西治组各时间点MMP-2、TIMP-2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预组大鼠肺组织MMP-2蛋白表达2、4周低于中治组(2周P<0.05,4周P<0.01),6周不明显(P>0.05)。中预组大鼠肺组织TIMP-2蛋白表达2周与中治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4、6周中预组低于中治组(4周P<0.05,6周P<0.01)。中预组大鼠肺组织MMP-2蛋白表达低于西治组(2、4周P<0.01,6周P<0.05),中预组大鼠肺组织TIMP-2蛋白表达与西治组比较2周差异不明显(P>0.05),4、6周中预组低于西治组(P<0.01)。中治组大鼠肺组织MMP-2蛋白表达2周低于西治组(P<0.05),4、6周不明显(P>0.05)。中治组大鼠肺组织TIMP-2蛋白表达与西治组比较2、4周差异不明显(P>0.05),6周中治组低于西治组(P<0.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MP-2mRNA表达量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大鼠肺组织MMP-2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中预组与中治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治组优于西治组(2、6周P<0.01,4周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防治作用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增强大鼠肺组织SOD的活性,减少MDA含量;抑制血浆促炎症因子IL-6、TNF-α子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释放;降低放射性肺炎大鼠肺组织MMP-2、TIMP-2蛋白质表达,调节MMP-2/TIMP-2的平衡;降低放射性肺炎大鼠肺组织MMP-2mRNA的表达。从多途径有效保护肺组织,不同程度上抑制或减轻肺泡的炎性反应,并能抑制肺纤维化的进程,且预防优于治疗,防治效果优于地塞米松,未发现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