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自发现以来,大量证据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多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三联或四联疗法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但是联合的抗生素越多,副作用及耐药菌株的发生频率也越高。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途径。人类寻找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数百种中药提取物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参考大量资料选定九味常用中药,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吴茱萸、陈皮、艾叶、紫苏作为受试药材,使用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受试中药的乙醇总提取物,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药材。抑菌试验中受试幽门螺杆菌菌株共10株。通过14C—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筛选出13名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从其中11名患者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出9株幽门螺杆菌临床株Ⅰ~Ⅸ;标准菌株NCTC11637为北大一附院胡伏莲教授惠赠。幽门螺杆菌抑菌试验通过液体倍比稀释法判定最小抑菌浓度(MICs)。药敏试验采用布氏肉汤培养基(含5%小牛血清),共取试管12支,每支试管中加入布氏肉汤培养基5ml,第一管加入供试中药的乙醇提取物5ml(本管内药物浓度为250mg/ml),再倍比稀释至第10管,1~10管中分别加入幽门螺杆菌菌液0.1ml(浓度为1×107CFU/ml~1×108CFU/ml),第11管不加供试中药乙醇提取物加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第12管不加供试中药乙醇提取物不加菌液作为空白对照。于37℃并以100rpm的速度震荡微需氧培养3天。结果显示陈皮和连翘基本无抑菌作用,其他七味中药乙醇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黄芩乙醇提取物对10株幽门螺杆菌的MIC50值为2.60mg/ml,MIC90值为3.26mg/ml;黄连乙醇提取物对10株幽门螺杆菌的MIC50值为7.81mg/ml,MIC90值为10.42mg/ml;黄芩乙醇提取物和黄连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黄芩苷和小檗碱为黄芩和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从100g黄连和黄芩粗粉中提取精制得8.87g盐酸小檗碱和5.01g黄芩苷。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精制盐酸小檗碱及黄芩苷的纯度分别为97.2%和96.8%。通过液体倍比稀释药敏试验测定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抑菌效果。盐酸小檗碱对10株幽门螺杆菌的MIC50值为14.58mg/ml,MIC90值为16.67mg/ml;黄芩苷对10株幽门螺杆菌的MIC50值为1.04mg/ml,MIC90值为1.30mg/ml。盐酸小檗碱与黄连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基本相当,黄芩乙醇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强度比黄芩苷差2~3倍。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盐酸小檗碱,两者MIC值相差13~14倍。本实验结果证明黄连、黄芩、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提示今后可以从中药材中开发出新一代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