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6和TA15钛合金β锻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航空材料以传统满足单纯的静强度设计向现代损伤容限设计转变,对钛合金提出了损伤容限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选材判据的变化,采取对钛合金β锻是一种主要技术途径。钛合金在β锻时因加热温度超过β相变点,β晶粒长大倾向特别大,极易形成粗晶组织,并导致随后的“组织遗传性”,而钛合金动态再结晶是细化β晶粒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以锻态和铸态为初始组织的TB6钛合金以及双态为初始组织的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恒应变速率热模拟压缩试验,对其β锻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描述其微观组织规律的相关模型。研究结果对TB6及TA15钛合金β锻过程中β晶粒细化及钛合金β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TB6(锻态和铸态)和TA15(双态)钛合金β锻过程中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锻态TB6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形核仅出现在原始晶界附近,其对应的再结晶发生机制为不连续动态再结晶;铸态TB6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形核主要出现在原始晶界和β晶粒内部两类地点,其再结晶发生机制分别对应着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和连续动态再结晶;双态TA15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形核主要出现在原始晶界及变形带处,其对应的形核机制分别为晶界弓弯形核和亚晶旋转形核。锻态TB6钛合金在应变速率≥1s-1时,β晶粒被拉长,基本未发生动态再结晶,以动态回复为主。在应变速率≤0.1s-1时,以动态再结晶为主,且在应变速率为0.01s-10.1s-1,变形温度≤950℃时,动态再结晶发生较充分,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不明显,能获得明显细化的变形组织;在应变速率≤0.001s-1及变形温度≥1050℃时,虽然动态再结晶发生较充分,但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明显,变形组织粗化严重。从获得均匀、细小的变形组织考虑,锻态TB6钛合金的热变形参数以应变速率≤0.1s-1,变形温度≤950℃为宜。铸态TB6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s-1及变形温度≥950℃时,动态再结晶发生充分,并以晶内形核为主,变形组织均匀、细小;在应变速率≥1s-1时,基本未发生动态再结晶,β晶粒被拉长,以动态回复为主;在其他变形条件下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再结晶体积分数不超过20%。从获得均匀、细小的变形组织考虑,铸态TB6钛合金的热变形参数以应变速率≤0.001s-1及变形温度≥950℃为宜。双态TA15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1s-1时以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动态再结晶晶粒呈大小不一的混晶组织;在应变速率≥0.1s-1时以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整个动态再结晶过程保持较高的形核速率,晶粒长大现象不明显,呈现形核为主的动态再结晶。探究了铸态TB6钛合金在热变形+快冷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诱导马氏体的原因、形貌特征、相转变过程以及变形参数对形变诱导马氏体析出量的影响规律。证实了形变诱导马氏体主要是合金在微观上的成分偏析以及变形晶粒内部的内应力所致。形变诱导马氏体存在针状和锯齿状两类形貌特征,其晶体结构均为斜方马氏体(α"),晶格常数为a=0.301nm,b=0.491 nm,c=0.463 nm。形变诱导马氏体组织转变模式是先形成近似平行的细条状或针状主干,后从主干中不断生长成树枝状,枝干之间可能发生交合、重叠,马氏体内部存在孪晶。形变诱导马氏体析出量随变形温度升高先增多后减少。应变速率对形变诱导马氏体析出量的影响规律与变形温度区间有关。在800℃900℃时,马氏体析出量与应变速率的关系呈单峰特征,即在0.1s-1时马氏体析出量达到峰值;在925℃1000℃时,马氏体析出量与应变速率的关系呈双峰特征,即在0.01s-1和1s-1时出现峰值;在>1000℃时,马氏体析出量随应变速率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1s-1时达到最少,继续增加应变速率,则析出量又出现明显增多。在所有的实验变形参数范围内,马氏体析出量在925℃、1s-1时达到最大,此时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约为50%。探讨了利用加工硬化率(θ)来确定钛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及其方法。结果表明,钛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时,其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对应着θσ曲线拐点,且在–?θ/?σσ曲线上出现最小值。利用此拐点判据,确定出了锻态TB6和双态TA15钛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这两类原始组织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随应变速率增加和变形温度降低而增大,且锻态TB6和双态TA15钛合金的临界应变(εc)与峰值应变(εp)之间分别存在εc/εp=0.62和εc/εp=0.504的相关性。通过引入Z参数较好地表征了这两类钛合金的临界应变与热变形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出了锻态TB6和双态TA15钛合金的临界应变与Z参数的函数关系分别为εc=1.7129×10-2Z0.156和εc=1.72×10-2Z0.0605。研究了锻态TB6和双态TA15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行为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演变模型。结果表明,锻态TB6和双态TA15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而增大,且其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均呈现“S”型。采用Avrami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锻态TB6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为1.1848其中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动态再结晶晶粒生长驱动力分析,提出了动态再结晶等效反驱动力“抑制”晶粒长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演变模型为,并采用遗传算法确定出了模型中的参数。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晶粒尺寸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及人格异常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攀升,21世纪人口
2017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国家级大型系列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这是用影像书写地方志的一次创新性实践。在对地方文化的呈现方法上,创作团队充分发挥能动性挖掘现
当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主导的创新模式,各大企业纷纷开始采用各种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其中尤以公司风险投资为甚。IBM公司在以公司风险投资作为开放式创新的商业模式上有
在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当代的小城镇建设受到全球一体化导致的“文化趋同”现象冲击,正在大量构筑与当地传统建筑貌合神离,甚至背道而驰的现代建筑,其地域特色正逐渐衰退
随着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大,惯性系统对陀螺仪漂移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型陀螺仪逐渐发展起来,例如:静电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
近年来,P2P技术在资源共享和即时通信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国内外涌现出众多基于P2P的应用,很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数据交互的需要。但是这些应用具有一些缺陷,并不
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及计算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终端等一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的日渐丰富,人们通过网络与亲戚朋友及不认识的人交往越来越多,各种各样新奇而实用的网络
在理工科中职学校的音乐课中,教师往往只是单纯让学生进行练唱,却忽略了课堂激励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以音乐课堂为例,在课堂中为学生注入更多的激励机制
大规模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存储的电力负荷,其无序充电行为将会导致电网出现负荷峰谷差加大、负荷率降低等问题。文中分别从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角度,研究基于车网互动(V2G,vehicle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大量使用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等先进轻量化材料则是现阶段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电阻点焊工艺由于铝钢热物理属性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