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探讨下肢神经损害评分表(Neuropathy Impairment Score in theLower Limbs,NIS-LL)、密西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Instrument,MNSI)、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表(Michigan DiabeticNeuropathy Score,MDNS)、神经残疾评分表(Neurological Disability Score,NDS)、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eurological Symptom Score,NSS)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其差异,以期寻找出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评分方法。
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3月-2006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对每个入组患者进行5个评分量表地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根据神经电生理结果将患者分成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中的症状体征差异。以神经电生理结果作为标准,分析各量表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及其与神经电生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量表诊断DPN的准确性和诊断效率。
结果:共收集115例T2DM患者。比较神经电生理异常和正常的T2DM的患者后发现,两组之间疼痛、麻木、足部外观异常以及触觉、针刺觉、震动觉、双下肢腱反射和双下肢肌力的减退或消失等症状体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各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NIS-LL 0.7172、MNSI 0.7851、MDNS 0.7509、NDS 0.5567、NSS 0.6783,表明NIS-LL、MNSI和MDNS的诊断价值较高。NIS-LL的灵敏度为47.9%,特异度为95.5%,MNSI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61.2%,MDNS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2.7%。因此,MNSI的漏诊率最低,而NIS-LL的误诊率最低。
结论:疼痛、麻木、足部外观异常以及触觉、针刺觉、震动觉、双下肢腱反射和双下肢肌力的减退或消失等症状体征对DPN的诊断有意义。5张评分量表中,MISN似乎更适合用于DPN初步筛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二、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大鼠的坐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选取体重250g左右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mg/kg,制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1个月后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坐骨神形态学结构改变。
结果: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出现了明显的脱髓鞘,髓鞘板层肿胀、松弛、结构紊乱,轴突萎缩,但轴突内的线粒体形态变化不明显。
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1个月时,周围神经主要的形态学改变为髓鞘变性和轴突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