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积极发展中国林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保障国内木材供应安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21.63%,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均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木材资源的供需缺口日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取海外资源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迫在眉睫。目前关于风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能源及矿业方面,且分析以区位选择、投资模式选择、可行性分析、动因分析及经济效应分析为主,关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研究集中于风险预测、风险识别等方面,对林业海外投资风险方面的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研究很难满足林业海外投资风险控制的需要。中国林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必要针对这一行业的行业特征对林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专门分析,这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将林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分为两类: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分别对两类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整合林业大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及森林资源信息,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模型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对林业大国存在的国家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并且根据风险评价的实证结果进行投资风险优化分析,最后根据线性规划的实证结果对林业在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提出量化建议。由实证结果可知,具有较为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发达国家,如果同时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资源寻求型林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选择。而对于森林资源具有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政治经济投资环境上的不足,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投资需求及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来衡量投资利弊。对于加工贸易型林业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对于成本因素考虑较多,应选择投资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资金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的发达国家是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