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氢气作为主要的动力源,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排放,零噪音,因此是目前应对全球变暖,解决石油枯竭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其具备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个动力源系统,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以实现行驶过程中动力输出功率的合理分配。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鲁棒性强,可在线应用但十分依赖工程经验,对行驶工况敏感且适应性差;基于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能力强,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工况但存在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氢气作为主要的动力源,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排放,零噪音,因此是目前应对全球变暖,解决石油枯竭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其具备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个动力源系统,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以实现行驶过程中动力输出功率的合理分配。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鲁棒性强,可在线应用但十分依赖工程经验,对行驶工况敏感且适应性差;基于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能力强,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工况但存在计算难度大,需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等缺点。因此,综合这两类策略优势的能量管理策略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问题,提出了基于规则学习方法的能量管理策略,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构型,建立了整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源的输出特性,建立了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输出功率的数学模型,并在研究影响动力系统衰退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系统的衰退模型,为能量管理策略问题的求解奠定基础。(2)建立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化目标函数,分别在动力系统未加约束、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变化率受约束和锂电池充放电倍率受约束等不同约束条件下,分析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全局优化策略下的氢气消耗情况,为基于规则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求解离线数据集奠定基础。通过基于MATLAB平台的仿真实验结果得知,动力源输出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能获得理论上的动力源系统效率最优,单独约束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输出功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力系统的效率,导致行程中氢气消耗增加。(3)根据规则学习理论,以提高行程中的燃油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学习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首先利用极小值原理离线求解出综合工况下的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序列和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轨迹,然后对获得的数据集利用k均值算法进行分级聚类得到简化的数据集,接着采用重复增量剪枝减小容错误差的规则学习方法对数据集中潜在的规则进行提取,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对提取出的规则进行参数拟合。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规则学习策略的氢气消耗与基于极小值全局优化结果相似,且具有计算强度小、无需依赖工况的优点,表明该算法具有在线应用的潜力。(4)考虑动力系统不可避免面临衰退的问题,为了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混合动力汽车实时控制器,提高氢燃料的使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学习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多目标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利用等效氢气消耗的方式将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衰退百分比计入到目标函数中。通过基于极小值原理的最优控制方法,得到综合循环工况的最优燃料电池功率序列及荷电状态轨迹序列。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优化的数据库进行分级聚类,为规则提取提供理论数据,最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对改进的重复增量剪枝减小容错误差算法学习出的规则进行数据拟合。仿真结果表明,与极小值全局优化策略和基于确定规则的策略相比,提出的基于规则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能有效节省氢气消耗,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具有实时应用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占污染源的比重日益提高。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农业水污染防治模式也正不断发展。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中,虽然单项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多,但集成性示范工程少,系统性治理不足的问题亟需解决。在“十三五”时期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提升农村农业水环境质量,成为了崇明提升生态品质的关键任务与举措之一,农业尾水直接关系到了水环境治
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频发的交通事故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存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关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环境感知是智能汽车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提供实时、准确的道路车辆目标信息是实现精准决策、规划与控制的前提。本文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道路车辆检测与跟踪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毫米波雷达有效目标确定方法。首先分析毫米波雷达的
飞秒激光具有超快、超强的特性,在微纳加工制造中展现出了高质量、高精度的优势。目前飞秒激光加工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激光在材料表面激发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激元,可以诱导表面周期纳米结构。本文搭建了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系统,研究了飞秒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一种监测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实验中共点和同时的新方法。探讨了借助CCD相机实时监测共点和同时信号
自2013年我国政府颁布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PM2.5浓度呈现整体快速下降趋势,但由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缺乏有效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气等排放管控,NO3-、VOCs和氨气的浓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臭氧浓度在诸多地区近年来迅速上升,大气氧化性在显著增强。这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组成的变化也势必会影响我国大气气溶胶尤其是二次气溶胶(SOA)的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电子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汽车工业进一步融合的成果。以智能化、网联化作为自身的技术特点与发展方向,致力于提升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驾驶辅助技术以及安全保障机制。但新技术、新系统引入的同时,也可能会因为其自身系统设计及软硬件失效等带来额外的安全性问题。这些安全性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分析与
钢铁产品运输经历了几十年的粗放式经营,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量货运代理的存在,而运输价格恶性竞争又造成了大量超载现象。为了解决上述痛点,不少互联网运输平台企业风起云涌。各大互联网运输平台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模仿滴滴打车的模式,实现货车和货的无缝对接来取得成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各大互联网运输平台发现虽然解决了运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部分解决了回程车运输的问题,但依然解决不了由于价格恶性竞争而导致超载严
为加强环评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实施效力,推进环评制度后续监管与改革,生态环境部门提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要求。本研究梳理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阶段涉及的环境监管内容,通过重点提高事中与事后阶段涉及的排污许可制度和环保验收制度的有效实施,来保证事中事后监管效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访谈收集梳理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现状,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厘清事中事后监管中各方存在问题,并构建问题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热舒适性问题开始得到汽车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乘员舱热环境直接影响着乘员热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其分析结果也能为营造舒适的车内热环境提供依据和指导,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热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以冬季乘员舱热环境为研究对象,对车内热流场进行测试,并建立考虑人体热调节的乘员舱热环境瞬态仿真模型,以讨论空调送风参数对乘员舱热环境的影响,并针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其表面残余应力对其服役环境下的疲劳寿命影响巨大。为了满足叶片的性能需求,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的制造中。而表面残余应力对于钛合金叶片的疲劳寿命、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都有着重大影响。因为砂带磨削具有冷态磨削和柔性磨削的特征,所以目前在工业上常利用砂带磨削来对航发叶片等钛合金构件进行最终表面处理以调控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实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因此,掌握砂带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在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中,往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由于位置传感器工作环境复杂,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动力失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位置传感器失效时,驱动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进行研究,以提高控制系统容错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对低通滤波器结合锁相环组成的位置提取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