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单位,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在促进经济增长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相对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金融机构对其的金融支持却远远不相匹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大多抱着慎之又慎的态度,不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尽管国务院和监管部门一直努力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宏观政策,但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小企业贷款自身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收益成本比低以外,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观念陈旧、内控制度不完善、风险识别控制能力不足以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制度的不健全都是其重要的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无疑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获得充足的资金,这对于我国的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来说,信贷融资困境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国内外对于中小私营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研究多局限于研究成因的层面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未围绕一个根本成因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法。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以及隐藏在信息不对称背后的信息传递问题,试图通过搭建一个有效信息传递平台,提升信息传递的效果,并由此形成解决融资困境的思路,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法及政策措施。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法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首先,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创新之处对融资理论进行整体概述,包括融资信息传递的相关文献综述、融资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运行机制和一般过程的详细介绍,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打下了理论基础。它起着纲领性的作用。然后,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目前融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中的银行融资,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困境是明显存在的,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不利。着重分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系统当中相关因素之间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何破除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障碍,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是当前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次,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结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特点本文建立信号传递模型,并将信号传递理论应用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信息传递进行分析,揭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参与方的经济行为,指出社会惩罚约束机制不完善以及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认为搭建一个有效的信贷融资信息平台,对于促成信贷市场上分离均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必要,为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最后,综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博弈分析,结合当前经济背景,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或金融业以及政府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搭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息平台思路,该信息平台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定位于一个准金融顾问信息服务机构,有利于促进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机会,以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目的。中小企业信贷信息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我国资本要素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