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乌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但两国之间在文化传统、对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在语言方面,这种差异在动物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动物,作为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物种,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还体现在人类的文化载体上,所以才有了人文动物一词。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体现于语言、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医药、体育等诸多方面,无处不在。因此,本论文拟对汉语、乌克兰语中的动物成语这一特殊文化载体进行对比研究,来深入地探究在汉乌成语中动物语素的本意和转义,以此揭示中乌文化的异同。本论文共分四章。其中,绪论包括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学术价值与实际效益、研究现状三个部分,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前提。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核心。第二章进行了汉乌动物成语概述,主要描述汉乌动物成语定义、来源与演变。在第三章我们一方面根据搜集的汉乌动物成语材料进行两国基本动物语素对比分析,研究同样的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表达不同的象征和意义;另一方面根据天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影响、直接或间接取自外来文化或宗教动物成语的材料,对比分析中乌不同民族特色下动物成语语素象征。在第四章我们分析乌克兰和中国学习者在学习对方语言时可能出现的偏误,以互相借鉴,更好地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本人希望这篇论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给乌克兰和中国语言学习者带来帮助,消除中乌文化语言误解,找到两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异同,使两国相互开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使西方和东方“接近”,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思维,民族之间互相宽容,为彼此更进一步的交流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