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小说中有关南京的叙事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作者吴敬梓在创作中对南京的人、风景名胜和礼俗活动都有所涉及。论文第一章主要关注于南京人,分析南京人身上较典型的性格特征即文中由杜慎卿所点出的“六朝烟水气”,追根溯源,结合魏晋六朝时期文人的精神气质分析南京人物身上的六朝遗风。其次着眼于南京文人活动。吴敬梓在小说中描述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文人集会活动,规模大者如莫愁湖大会、泰伯祠祭祀等,小者如文人家宴。通过这些雅集活动不仅刻画出众多文人形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更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出明清时期南京文人们的生活面貌。论文第二章主要着眼于《儒林外史》小说对南京礼俗的表现。以小说中情节为线索,结合其他文献记载,探索明清时期的南京礼俗风貌。将小说中所涉及的礼俗描写分为三类,即婚丧礼仪、祭祀礼仪和南京其他民俗活动。婚丧之事,大体礼仪全国各地相差不大,但在具体细节上又可见南京地区的独特之处。小说还对南京秦淮河中元节和清凉山地藏会等民俗活动也有所表现。通过研究很容易发现,小说中所描绘出的南京礼俗面貌与其他文献资料记载基本吻合,并非完全出于作者的虚构与想象,也可见吴敬梓在小说创作时所持的现实主义的严谨态度。另外,泰伯祠祭祀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真儒名士们希望通过习学礼仪,达到助政教,改变世风的目的。论文第三章主要写《儒林外史》中所描绘的南京城的面貌。南京的自然景观、历史建筑遗迹、与科举紧密相关的文化景观等,作者在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本文结合地方志相关记载与历史地图,研究小说中南京的自然景观,及其在小说人物和情节上的作用。同时,吴敬梓对南京景物的描写并不局限于小说中,他还创作了一组描写南京景物的组诗《金陵景物图诗》,这正可与《儒林外史》中所描摹的南京景观相互印证。此外,南京作为科举大邦,与此相关便催生了很多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供文人消遣的戏曲演出的盛行和繁荣的书坊文化和南京独特的科举文化圈。论文最后一章是其他明清小说中南京书写与《儒林外史》的比较。明清时期其他小说也有南京的相关叙述,这些小说中同样表现了南京的很多方面,如明清时南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南京极具特色的秦淮风月文化等等。本文重点则在于比较《儒林外史》南京叙述与其他小说的不同,主要从小说中南京的呈现方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笔者认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有别于其他小说之处在于:小说中的南京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人文理想以及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