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的放逐母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分析苏童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本,尤其是长篇小说,进而对苏童小说放逐母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和研究。苏童小说中放逐的动作呈现不同的方式,与放逐相关的意象呈现出空间性、流动感、过渡意义和延伸趋势的特征。通过对动作和意象的分析之后,继探讨放逐母题所形成的原因以及与作者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讨论放逐母题在其小说中表现的普遍性。本论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放逐这一文学母题在苏童小说中的主要表现方式,结合主要作品,通过细读文本,对苏童小说放逐母题作一具象化的分析。放逐包括主动性的自我放逐和他动性的被放逐,而自我放逐又包括了逃亡和出走,同一母题涵盖下的这三种动作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苏童笔下集中出现的几类重要意象和放逐这一文学母题发生了勾连,这些意象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即作为放逐背景的静止意象具有空间性;河流意象具有流动感,时而是放逐路上的障碍,时而又成了被放逐者的栖居地;火车是放逐路上的安身之所,具有过渡意义;鸟和鱼是则是意象的延伸趋势,和小说主人公的心态息息相关。通过对动作和意象的梳理,进而分析和把握苏童小说放逐母题在文本中的体现。第二部分,对放逐母题的主导情节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放逐母题及形成的原因。放逐母题是苏童一直坚守的一个创作母题,阶段性和顺序性地呈现在苏童的小说创作中。放逐母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源自封闭而孤独的童年生活:久卧病榻的封闭,父辈移民的无归属感以及大时代的动荡不安。二是因为现代人无家可归的漂泊感。具体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城市中无家可归的“井中男孩”以及枫杨树故乡的流浪者。最后一个原因主要是从作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探讨,作家主体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三部分,反观作者对放逐这一文学母题的关注和集中书写与苏童本人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于放逐母题的热衷实现了作者本人独特的悲剧观即自我救赎的不可行性。另一方面,放逐母题在苏童小说创作中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呈现对解读苏童对空间叙述的坚守与挑战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各行业数字化与信息化,这已经成为时代趋势.数字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渗透,使得作为提供人们精神食粮的图书出版业也进入了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本文将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认为"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与内涵是什么?陈伟强:"掖县会议"时的"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与现在的"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掖县会议"的指导思想更
目的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评估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至2016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30例接受盆底肌肉功能
城市公交调度涉及问题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致使它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了考虑换乘等待时间最短的区域调度方法,大多是围绕车辆同时到站次
计算机维修是计算机行业中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优化和提升计算机故障诊断维修水平是一项重要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维修技术及故障种类,研究分析了计算机故障诊断方法,可以
目的:回顾性分析178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为唇腭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78例唇腭裂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途径及疗效、中耳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变等进行比
研究了模拟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铝合金表面环氧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体系的失效过程,通过循环加速、紫外/冷凝和中性盐雾的对比试验,探讨了在循环加速试验中紫外-冷凝试验和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依仗着科学技术及其刺激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点石成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可谓扬眉吐气。“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国家公务员培训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中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现代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把国外有效的现代培训模式、技术
林业工作站是林业综合管理和执法机构,是林业的基石,是各项林业工作的落脚点,是林业部门联系广大林农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着林业政策宣传、森林资源管护、林业执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