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在肾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95%。常见临床症状有腹部肿块、无痛性血尿、腰痛,但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预示着RCC已进入晚期,而RCC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的分期密切相关。目前RCC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低。谷氨酸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常发生在微管蛋白的α-tubulin或β-tubulin。胞质羧肽酶(CCP6)是调节谷氨酸化修饰的一种酶,其表达不足会导致多聚谷氨酸化产物的累积。DNAJC7蛋白是热休克蛋白的一种,它以ATP依赖的方式调节热休克蛋白(HSP)70和90,发挥分子伴侣的功能。本研究将对多聚谷氨酸化的DNAJC7蛋白在肾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材料及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了R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P6 m 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质谱分析确定CCP6的底物以及使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等方法鉴定底物的多聚谷氨酸化修饰。进而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了30位RCC患者、15位肾炎患者、17位肾结石患者及30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样本中GT335抗体(可以识别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即底物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程度,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显示RCC患者癌组织中CCP6 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出CCP6的底物为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但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AJC7 m RNA水平,发现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免疫沉淀则显示癌组织中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因此,CCP6可以调控DNAJC7蛋白的多聚谷氨酸化修饰。进一步使用ECLIA法检测RCC患者、不同肾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的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表达量,显示RCC患者中其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且能将RCC患者与肾脏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区分。因此,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可以作为RCC的一个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结论:本研究表明多聚谷氨酸化修饰的DNAJC7蛋白可以作为RCC早期诊断的一种血清生物标志物,其区分早期RCC与其他肾脏良性疾病的能力较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其他文献
基于信息顺序效应理论和ELM模型,提出在新产品沟通策略中的两种方式:先说"what-type"还是先说"why"。不同的消费者类型、不同的新产品类型以及不同的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家类型
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劳动力转移之后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中国农村劳动力产出仍然为负值,土地面积对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其道德观和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道德素质和道德风貌,指导着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良好的领导者道德观持续作用的结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中国中小微型企业的CSR战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小微型企业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侵犯劳工和消费者权
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借鉴沃尔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对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相应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增加团员对组织的依赖,充
目的:该研究为了验证白芍总苷脂质体(TGP)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从细胞形态以及分子水平上明晓其药用机理,并为后阶段TGP在白血病治疗中应用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考察TGP
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向城市转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冲击着朴实农民的心,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拆村并镇工作,但是也暴露出了
西南丘陵地区虽然年均降雨量达到了1100mm-1200mm,但是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区域性干旱频繁发生。为了提高西南丘陵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