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大,逐渐使得世界产业经济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对外贸易如今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成为产业集聚的主要力量来源。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体现出显著的块状分布,即每一部分呈现出集群具有的“块状特征”,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出口贸易规模巨大并且开始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现象。可以预测,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出的集中程度也会显著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在我国会更加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针对国内外对于出口贸易影响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文献整理和挖掘,并针对不同产业集聚的测量方式进行优缺点比较,选出适合本文研究产业集聚的指标。接着在已有的对出口贸易和集聚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贸易现状、集群现状和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发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并且相关地区集聚效应开始分散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验证出口贸易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机制,本文借助计量实证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验证,并引入产业效率作为中间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表明出口贸易不仅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能通过影响产业效率间接影响产业集聚度。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并没有到达一个最佳的均衡点,因此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从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政府干预力度和承接产业转移三个角度提出如何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