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的农业生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是“四化同步”和拉动中国农村消费存量的重要举措。灌溉设施、农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分析农村基础设施的农业生产效应,对于总结中国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在文中的部分章节还考察了与农村公路具有网络效应的等级公路的生产效应。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与相关政策的现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探析中国灌溉设施、农村公路供给和管护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相关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农业经济增长是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效应的直接表现,技术效率、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成本、种植结构是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以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增长核算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论文以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效应为逻辑主线,从其对农业生产作用机制的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全文分为7章。第1章,论文导论部分。作为全文提纲挈领的部分,本章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引出研究问题及其意义。其次,界定农村基础设施的内涵,明确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进而确定全文的研究目标。然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最后,归纳总结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本章归纳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通常基于的理论基础、数据类型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并从经济发展(国家、地区、产业三个层面)、技术效率、外溢效应、就业、供给与管理、农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国内外与基础设施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在农业发展领域重点回顾了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农户生产、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成本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3章,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立足与1978年至2012年中国农业、公路设施和灌溉设施的发展情况,根据公共产品模型和农业生产函数理论,构建C-D生产函数形式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此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和等级公路对中国及其东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夯实全文的实证根基,为后续三章分析的分析作出相应的铺垫,也为相关对策建议提供实证结果依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第4章,实证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要素投入、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简述中国农业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之后,结合农业生产理论和增长核算理论,将农村公路和灌溉设施纳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实证模型,运用弹性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并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将农业TFP增长分解为技术变化、规模效应、灌溉设施贡献率、农村公路贡献率四个部分。针对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源泉的讨论,本章从农村基础设施贡献率的视角探析这个热点问题,拓展了传统研究从技术变化、配置效率、规模经济方面分析的视角范围。第5章,实证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本章首先通过纵向比较中国1978-2012年间主要年份三种粮食作物平均成本收益状况、横向比较中美三种粮食作物平均成本,简述决定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因素。然后,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公共产品模型和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理论构建以农业生产成本为因变量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对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深入探析农村基础设施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机制。第6章,实证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首先,本章从国家及东中西部地区两个层次分析1978-2012年中国种植业结构变迁;其次,以农业区位论、恩格尔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农村基础设施具体形态、农业生产实际构建实证模型;然后,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灌溉设施、农村公路、等级公路对中国及其东中西部地区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经济发展、地区自然条件、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等因素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中国种植业结构影响的深层次作用机理。本章突破以往从农业区位论研究种植结构变动的视角,并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影响种植业结构的基础设施类型拓展到公路设施之外的灌溉设施。第7章,论文基本结论、对策探析与研究展望。基于中国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设施的现状、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经验,探析改善灌溉设施、农村公路这两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管护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创新,但是全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论文结尾作了必要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基本结论认为,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的作用在地区层面分别体现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公路对中国农业GDP作用不显著,但对西部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和等级公路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固定资本的投入分别具有替代效应、互补效应;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促进了农业TFP增长,且后者的作用更大;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并没有降低以劳动力、固定资本、以化肥衡量的中间投入品三个部分支出构成的农业生产成本;等级公路降低了中国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特别是在东西部地区。但是,等级公路对中部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有正向作用。灌溉设施降低了中部地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农村公路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
其他文献
分布有矿产资源的地域,发挥着矿产资源供给、生态安全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功能。然而,受资源禀赋、生态保护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限制,各地矿产品
在新的经济趋势下,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将会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而时代的活力也将带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迈上一个新阶段。至目前为止,中阿之间的相互往来已有千年的历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到中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顺利转型的需要变得日益强烈,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就业岗位、创造
借助比较法的思路,对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董事诚信义务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2)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公司法的立法体系可以英美法语境中的董事诚信义务为模本构建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12月期间 96例肺性脑病患者 ,分成两组 :应用纳洛酮组为治疗组 ,用传统的呼吸兴奋剂组为对照
产品成本核算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直接关乎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本文根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新规对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准确性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均相酶免疫分析法测定5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结果在5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A血药
本文通过某能源中心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的实例,介绍了定值计算的程序,电力系统等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指出了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定值的重要性,并强调继电保护定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电力装机容量也不断增长。积极发展核电的同时,用电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电网运行的原则是,在保证电能质量和设备安
目的对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探讨下肢感染骨缺损的细菌学特点、治疗策略以及治疗中常见的困难。方法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中,男26例,女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