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工程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而引起藻类过度增殖,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功能失调的现象。其本质问题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由此造成系统丧失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与系统平衡的稳定性,并最终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本文选取在不同营养水平条件下适合生长的藻类物种,在实验室进行选种、驯化和纯化培养,得到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和微藻(主要为微囊藻Miorocystis、小球藻chlorella);以实验室培养的生长速度快、生产能力高的水网藻为原料,制备一系列环境友好性光敏物质——叶绿素及其衍生物,运用光敏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氧(O2-,H2O2,·OH,和1O2),根据其光敏产生活性氧效率,进行光敏物质的筛选;选用叶绿素铜及其钠盐,以微藻为实验控制对象,以Cu2+作培养对照,在相同光照、营养条件下进行控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一定量的光敏物质在光辐照下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具有较强的光灭活作用。叶绿素铜及其钠盐对微藻的生长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由于叶绿素铜钠是水溶的,而叶绿素铜是油溶的,导致微藻对它们吸附性质的不同,微藻吸附的少量叶绿素铜钠促进了微藻的生长,而叶绿素铜在低浓度时对微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可以抑制微藻生长、甚至杀灭微藻。因此,利用藻类生物资源提取制备的光敏控藻材料,在相同光照、营养条件下,与Cu2+培养相比,具有底污染、无毒害、效果好、控藻效果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叶绿素铜及其钠盐对微藻生长影响的机理。 同时,本文也研究了太湖底泥在不同水土比、好氧与厌氧条件下的N、P营养释放规律;太湖底泥粒径分布与其中的N、P、有机物分布之间的关系;模拟太湖的不同疏浚条件,探讨了水体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水土比小的底泥的平均面释放明显高于水土比大的平均面释放;在相同水土比条件下,厌氧条件下底泥N、P营养的平均面释放明显高于好氧条件;N、P、有机物主要分布在小粒径底泥颗粒中,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工程控制技术研究中文摘要太湖污染严重的区域底泥累积的小粒径颗粒比例较大;适量的底泥疏浚有利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改善,而不疏浚或深度疏浚都不利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改善。 另外,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集类种群间的关系;实验验证了水网藻对微藻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规律与技术参数,从而为利用以藻控藻的设想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 因此,通过对这些现象与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揭示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奠定了科学基础;为生态控藻提供了新途径;为快捷准确地制定最佳疏浚方案以及疏浚后进行监测、生态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共振混合容器中表面波结构、演变过程和参数激励对其影响等问题,借鉴摄动展开对表面波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探究了混合容器中自由液面表面波特性。利用共振混合容器边界条
通过垃圾填埋场调节池渗滤液泄漏情景的设定,确定氨氮、COD为污染物的评价因子,基于Visio Mod FLOW软件中的Mod FLOW和MT3DMS模型对模拟区的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物时空分布加以
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风俗习惯的内容和特点会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包括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会影响风俗习惯的改变或吸收。与此同时,各个
国地税合并改革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分批完成依法保留、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管。但是,当前各地区非税收入划转工作进度不一,在项
<正> 所有各门社会科学、有关人及其社会形成的全部学说,都在参与共产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完善过程。而教育科学却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是最活跃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是一门关
在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为了满足线形标准,充分利用废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高填方路基及与之相应的高填方涵洞已较为常见,但这些高填方涵洞由
随着对信号处理的速度、精度要求不断提高,雷达信号接收机及处理机的中频数字化系统备受重视。中频数字接收及信号处理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使用易于实现算法的可编程逻
海底管道作为一种焊接结构,担负着输送石油、天然气等介质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焊接缺陷、残余应力、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等原因使焊接接头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裂
研究共振声混合的流场和分散特性对于力热敏感超细材料的混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模拟共振声混合的流场和分散特性,本文建立了基于CLSVOF-DPM的气液固三相流模型,并采用不
通过四堡雕版印刷旅游情况的分析。将其产品定位为文化旅游产品,而市场定住则主要是文化游客。并提出四堡雕版印刷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应从开辟仿古旅游。加强产品开发规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