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11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反思与批判色彩的世纪。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自1904年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驳诘问难就未曾间歇过,这种批评现象一直延续于整个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在社会政治、文化与教育等方面不断变革的背景下,20世纪的语文教育批评在其发展进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对相关批评史料的分析来看,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无论是批评的指导思想,还是批评的内容对象,乃至批评的作用效果,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萌芽奠基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主要以“实用理性”为指导思想,重点是对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语文教科书和作文教学进行批评。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依然受传统“体与用”思维的影响,但更多时候强调以是否“实用”为衡量标准,去分析语文的教育问题,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在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吸纳了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初步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批评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后,“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成为探索发展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指导思想。批评的重心也由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转移到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无论是批评对象范围,还是批评的深度力度,都比前期的“更上一层楼”。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作文教学、读经问题、语文教师问题等方面;就批评的深度力度而言,对于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实际上就真正切入到我国语文基础教育问题的要害之处,而不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同时,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往往是与实际的教育改革实验相联系,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比较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现代语文教育家群体在这一时期形成,他们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也使语文教育批评增添了深度与力度,并促进了现代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 待至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在文学批评与政治批评“一体化”批评模式以及“政治标准第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在对语文教学方法、文学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作文教学等问题的批评中,虽然有的批评不乏一定的正确性,但是就语文教育批评的总体而言,批评的政治色彩浓厚,盲目性与非理性特点鲜明。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已经变成政治斗争的一种赤裸裸的工具,丧失了批评原本的价值与功能,因此,它是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大倒退。 随着语文教育批评兴盛繁荣期的到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批评摒弃了曲折迷失期的批评模式以及指导思想。它从“以人为本”的立足点出发,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左倾”思想以及“伪科学主义”现象进行深刻批评。与以往的语文教育批评相比,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达到丁其20世纪历
其他文献
文言文当属于国学经典范畴,当前语文教材是在有意识地增加国学内容,以此引导学生铭记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语文教材增加国学比重这一改革方向,不仅消除了习近平总书记有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全球企业开始了第五次并购浪潮。这次并购浪潮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并购方式由股票和现金方式取代了单纯的现金并购,并且由于各国逐步放松了对因合并造成垄断
文言文是古代社会精妙哲理、精深智慧以及广博思想的载体,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作为当代高中生,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
"阅读类"试题是北京物理试题中的一种特色题型,它体现了高考试题阅读能力考查的要求,主要分为类比式、定义式、对比式和混合式等不同类型.针对"阅读类"试题,掌握一定的阅读策
2009年9月15~18日,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了为期4天的“德国科技完美再现”青浦工厂之旅大型活动,来自华北、华东、华南及香港地区的数百名印刷企业代表在4天中先后造访海
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教师要合理创设多元情境,引导学
环境问题总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突显。如何在城市这样一个人为干扰下形成的用地紧张的人工景观当中实现污染危害损失与绿地生态效益的平衡,是众多景观学者、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