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乳清发酵饮料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来源 :山东轻工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豆制品废水—大豆乳清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和酸浆天然菌的发酵生产大豆乳清发酵饮料,为大豆乳清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发酵饮料的生产开辟了一种新的原料。 从酸奶中分离筛选出两株乳酸菌乳A、乳B,通过初步鉴定分别是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以产酸量和OD值为测定指标研究了乳酸菌在大豆乳清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两株菌在大豆乳清中存在共生关系,混菌生长优于单菌而且以1:1的比例混合生长最好;混合菌在大豆乳清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添加6%的蔗糖,初始pH为6.5,培养温度为41~43℃。同时在最适条件下测定了两株菌的生长曲线。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乳酸菌发酵大豆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1,接种量6%,发酵温度40℃,添加8%的蔗糖,发酵时间48h。在最优条件下发酵,产酸量可达到1.64g/100mL,风味评分为96分。从酸浆中的三株产酸菌(M1、M3、T4)中筛选出产酸量最高的菌株T4,并且对产酸菌T4在大豆乳清中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确定了产酸菌T4在大豆乳清中生长的最佳条件:添加8%的葡萄糖,最适生长温度30~32℃,最适生长pH为6.5。同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对产酸菌T4和产香菌M4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 为了提高产酸菌T4在大豆乳清中的菌体浓度,采用化学中和法和缓冲盐法进行浓缩培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5%的柠檬酸三钠时,产酸菌T4的活菌数最高,可达到5.20×1010个/mL;加入pH值为7.5的缓冲盐溶液时,产酸菌T4的活菌数最高,达到4.50×1010个/mL,而相同培养条件下对照实验的活菌数为9.05×107个/mL。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酸浆天然菌发酵大豆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将产酸菌和产香菌以1:1的比例混合,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72h。在最优条件下发酵产酸量达到0.6539g/100mL;活菌数达到5.82×1010个/mL。
其他文献
在我国,制浆造纸企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对自然环境中的水体,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在新推出的国标(GB3544-2008)中,对制浆造纸出水中的各项指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废水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更好的回收利用,开发研究高效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氯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毒且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中2,4-二氯苯酚等有机物大量在于印染纺织、造纸等废水中。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在环保
本课题采用离子交换方法,结合超滤脱盐和冷冻干燥等工艺实现了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出乳铁蛋白,酶解乳铁蛋白制备乳铁素,并对乳铁蛋白和乳铁素的抗菌活性、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针对现有国内运行纸机的实际状况,以及现国内设备生产、设计方案,结合现有国产脱水元件及最新脱水元件性能,对真空箱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单个真空箱
悬架影响着车身稳定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悬架检测是汽车检测的重要组成,谐振式悬架检测台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悬架检测设备,对谐振式悬架检测台进行研究、分析
铝合金厚板在轧制、淬火等生产工序中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过大的残余应力会导致材料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甚至报废。航空级铝合金板材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预拉伸工艺来降低板
陶瓷低压注射成型是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陶瓷微零件最具潜力的批量生产技术之一,在航空航天、通讯、汽车电子、精密机械、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对陶瓷微
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对生产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报警,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制造质量。随着科技发展,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使得产品日趋复杂,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指标不只一个且相互影响,这使得多元质量控制日趋重要。衡量控制图优劣的标准主要为统计特性与实施成本,即统计性和经济性,国内外对统计性的研究较多,而对经济性却研分较少,其考虑实施控制图的各类成本与利用控制图纠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