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起,我国资本市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便凭借其发行成本低、审核程序较简易等优势,迅速受到多方青睐,一跃成为公司融资领域首选的再融资方式。然而,由于我国定向增发的发展历史较短,监管制度尚需完善,加之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普遍股权结构,把握控制权的大股东和掌握内幕消息的管理层往往借助定向增发进行违规的利益输送,导致中小股东等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这既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又对资本市场秩序构成了破坏。为了加快规范定向增发全流程,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于2017年2月出台新规,严格了定价基准日选择等要素规定,印证之前的相关制度确实存在可能造成利益输送的漏洞,这对于我国定向增发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规范引导作用。定向增发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衍生出很多创新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是自2013年出现的股权激励式定增。股权激励式定增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呈现,直接引入管理层认购,变相具有曲线股权激励的作用,兼具二者的特点,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没有传统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等限制指标,客观上为大股东和管理层借助股权激励式定增进行利益输送创造了条件。股权激励式定增是实践于理论研究先行的产物,深入研究该行为全阶段的利益输送问题,探析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利益输送的具体手段及影响,为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设计股权激励式定增方案,继而提升整体价值提供有益借鉴。对中小投资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管层加强规范引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写作思路框架;第二部分总结归纳了定向增发、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进而结合利益输送视角深入到定向增发、股权激励式定增利益输送的方式原因等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对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先对本文的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再分别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激励理论及控制权理论为理论依据,概括了基础理论核心思想后,结合本文研究点对理论进行分析,指导全文剖析的深入;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要贡献点,这部分在前述文献和理论的双重指导下,精心总结梳理了股权激励式定增这一创新模式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并与定向增发、股权激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从而上升到系统宏观层面,结合全文研究重点对股权激励式定增利益输送的机理和路径进行了概括;第五部分是统计分析,从规模、分类和定价着手统计了定向增发的市场现状,再从行业特点和高管认购方式等要素统计了股权激励式定增的市场现状;第六部分案例分析,选取了首次尝试股权激励式定增的典型案例康缘药业,具体探究时划分股权激励式定增前、中、后阶段,分别梳理各个阶段的利益输送行为,时间段内涉及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管理层各个主体,也涵盖了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公司综合绩效影响。第七部分得出结论,康缘药业在此次股权激励式定增中确实存在利益输送,并对有效防止利益输送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文的预期贡献在于,丰富了股权激励式定增这一创新模式案例板块的研究,其一,为企业进行股权激励式定增提供有益参考,以期较有效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其二,给参与股权激励式定增认购的投资者、传统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投资者以参考,哪些企业的股权激励式定增方案能够更好的保障自身利益,更具有投资价值;其三,监管机构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相关管理和引导时,能够部分参考本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利益输送。总体来说,本文旨在证监会收紧相关再融资政策的关键时间点,助力新规,实现公司融资的同时对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形成有效的股权激励效应,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保障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