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地走向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从80年代以来,公务员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地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雇员制度正是干部人事制度领域的有益探索。本文侧重于从薪酬领域对政府雇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找到一条完善政府雇员薪酬制度的道路。引言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就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域看,一些传统的做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冲击,政府开始重视绩效考评和进行弹性化管理的探索。政府内部管理观念的创新,采用市场化的做法改变政府的办事效率、用人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政府雇员制的实行正是在人事制度改革领域实行的理念创新的尝试,弹性化的用人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薪酬定价方法,对于解决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对政府雇员的概念进行了限定,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即:政府机关雇佣的具有固定期限服务于某项工作或某一政府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一般不具有行政职务、不直接行使行政权力。然后对政府雇员实施的背景及政府雇员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雇员实施的意义及我国政府雇员与一般公务员和国外政府雇员的区别所在. 政府雇员在用人的方式、管理方式、薪酬待遇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和现有公务员制度都有很大差异,为政府机关用人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从我国的政府雇员的施行情况看,与美国的临时雇员和香港的非公务员合约雇员相类似。第二部分从薪酬的含义出发对政府雇员薪酬制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政府雇员的薪酬不仅包含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性报酬还包括:高的社会地位,工作中的自主性和个人成就感等。通过薪酬制度制定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的分析,找出适合于政府雇员的薪酬制度制订标准 即依据对组织价值的大小和市场的稀缺程度将政府雇员分为 四种类型,核心型雇员、独特型雇员、普通型雇员和服务型雇员。依此人才类型的划分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第三部分是对实践部分的探讨,首先是对国内各地施行的政府雇员制度进行分析,对他们的政府雇员的分类及享有的薪酬待遇和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薪酬制度的异同,然后借鉴国外及香港地区的成熟经验,对是否应该占用编制、政府雇员应包含范围的大小、从事的工作、和公务员制度的衔接关系及应享有的福利待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制定政府雇员薪酬制度实践中的具体做<WP=6>法进行了分析论证。结论部分在各地的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政府雇员的人才定位分析,提出政府雇员薪酬制度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即: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有效的政府雇员管理制度;兼顾现有公务员制度,建立与公务员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雇员考核机制,依据能力和绩效确定薪酬待遇、薪酬标准;合理财政负担原则;薪酬标准的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兼顾;逐步实现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文章最后根据市场薪酬调查的结果,依据四种类型人才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薪酬档次和标准。政府雇员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必然要求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管理,政府雇员的薪酬待遇要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类似人员的市场薪酬水平,兼顾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建立绩效与薪酬有效挂钩的机制,依据个人能力和市场稀缺程度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雇员的类型,建立政府雇员与公务员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在合理财政负担范围内,逐步实现政府雇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发挥政府雇员的积极作用。由于政府雇员是一种新生事物,各地还处于探索阶段,专家和学者的评论大多集中在政府雇员和一般公务员的区别上,社会上也较多地关注于政府雇员区别与一般公务员的高薪待遇上。究竟采用什么样的薪酬标准还没有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因为政府雇员与企业的员工有很大的类似性,因此笔者将目前在企业中运用的薪酬模型应用于政府雇员薪酬制度设计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本文注重分类研究,立足国内的实践的同时积极借鉴境外地区的经验,力图使论证富有实践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政府雇员的薪酬等级提出了具体的薪酬方案,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