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势由笔势和体势两大部分构成。每个字的笔画通过笔势来完成点画的连贯性,通过笔势将点画联系起来,在字形之中注入了生机,从而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字。可以说一个完整的书写过程是从笔画开始到结束时时刻刻都包含着笔势的。所以说书势是点画与笔画、字和字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通过颜真卿楷书的例子,从断连、缓急、逆侧、方圆等方面对颜真卿的笔势进行解读。体势中“体”是指书法作品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势”更多地是指书法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张力,或者说是书法作品结字构造所要表现出的一种态势。所以,体势即字形姿态,是汉字结字因左右倾侧而造成的动态,也指书法作品中由点画结字形成的形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视而可感的力量、气势、趋势。如果说笔势注重字笔画与力、速度、趋向的关系,那么体势则侧重于字内部与外部的关联。本文以颜真卿楷书为例,从字的比例、结体的形式等对体势问题深入剖析。笔势是书法艺术的连贯性表达,着重强调时间性。书法创作之中线条的形成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创作过程中,点画的起笔至收笔、点画和点画、字与字都贯通了,从而充分体现了书法创作的时间性。体势是书法艺术的块面性表达,着重强调空间性。体势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因为结体的大小、疏密、伸缩、向背等组合的变化会对体势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书法家自身的情感也能对体势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共设三章,第一章阐述“书势”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探析“书势”的源起与形成及其发展。在简单梳理书论中“势”的沿革时,我们发现,最开始“势”泛指各体的书势,其后才从各体中的书势转变为笔势。本文主要以《九势》《永字八法》为例,讨论书势到笔势的转变。后又以书论“势”与笔势的关系,分别从笔势中的力、速度、运动、趋向四个特点对笔势进行分析。“势”与体势的关系主要以张怀瓘书论中的表述进行分析。第二章通过对颜真卿楷书中的笔势分析,将其笔势大致归结为三个小节:1、笔势的立留与力。2、从逆侧、断连、方圆三个方面对笔势中的运动趋向做了详细阐释。3、笔势的缓急与速度。三个小节均结合颜真卿楷书作品中的字进行讨论。第三章通过对颜真卿楷书中的体势分析,阐明“体势”与“结构”的关系。并按照并列式、阶梯式、托抱式、上下式等特征对颜体楷书结体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按照对立统一原理对颜真卿楷书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体势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