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雍乾时期,居住在扬州东关街上的徽州祁门人马曰琯和马曰璐兄弟被人敬称为“扬州二马”。在文化繁荣的清代,他们以一介盐商的身份跻身于《清史列传·文苑传》中,可谓半商半儒。本文主要对其二人的家世、生平、交游关系以及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二马的家世加以考察,以便于理解和把握二人思想、性格的形成和进行文学活动的思想根基。其次,介绍二人的生平经历,并探讨他们所从事的著名文化活动如藏书、刻书及兴建书院等繁荣扬州文化之举。另外,历代文献中关于二马资料的记载有个别疏漏及出错之处,本章将予以指出。第二章主要探讨二马与文人的交往关系。马氏以好交游著称于世,其所结交者文人居多。这些文人中,纯诗人、学者有之;高官显赫者有之;诗书画三绝者有之,地位不同,身份各异。本章第一节择其交往之名人来加以考察,主要包括厉鹗、沈德潜、卢见曾、全祖望、杭世骏及扬州八怪。第二节通过各类资料,研究二马与文人交游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一为以书会友,以丛书楼的万卷丛书为媒结识天下爱书人。其二为结邗江吟社,在诗社的各类雅集活动中增加诗友之间的交流。第三节研究二马与文人交游的意义。认为二马与文人的交游是一种自由、自觉、自乐的活动。在雅集活动中,以马曰琯为代表的盐商引领起当地文学活动。马氏的人文情怀得到文人的赞誉。第三章研究二马的文学创作活动。马曰璐生前陆续将兄弟二人诗词结集,分别为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嶰谷词》,马曰璐《南斋集》、《南斋词》,本章第一节以此为据,分析二人诗词创作的特点。二人创作风格相近,作品多为表现与友人的唱酬赠别、对人事的感怀以及描写日常生活的闲适等。第二节探讨马氏诗词的艺术风格。认为其诗词创作自然清新、悠然脱俗,和浙派诗词有着共同点。第三节认为前人往往从创作成就和组织作用两方面来评价二马。两方面中,他们更看重的是二马在文学活动中所起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