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体岸边生物滞留净化系统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2020年长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的目标。然而目前流经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入太湖河流,氮、磷污染问题突出,还有很多达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河流水质达标的任务艰巨,开展简单高效的河流水体净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生物滞留系统引入河流水体净化领域,针对入太湖河流的水文水质特点,进行除磷脱氮性能优化实验,并提出了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比选了改性活性炭、改性沸石、活性炭、沸石、无烟煤和陶粒六种填料,活性炭填料的生物滞留系统的硝态氮去除率最高(93-96%)。虽然改性活性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性能最强,但是由于它抑制了反硝化菌的生长,导致系统的硝态氮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与传统砾石相似(49-66%)。(2)以活性炭为填料的生物滞留系统,随填料层高度增加,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逐步下降,而后去除率基本稳定;随系统水力负荷增加,硝态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有所降低;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则受填料层高度和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理想的填料层高度为150mmm,最佳水力负荷为4L/h。此时,出水水质由进水时的劣V类提升至Ⅲ类地表水,出水总氮可以达到2020年太湖入湖河流水质目标。(3)对生物滞留系统的非淹没区和淹没区进行组合设置,能全面提升硝态氮、氨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其中总磷去除效果的提升尤为明显,同时消除运行初期水质下降的现象。最佳水力负荷由4L/h提升至8L/h,出水水质可由进水时的劣V类提升至Ⅱ类地表水,出水总氮能达到2020年水质目标。(4)以一条7.2m宽,1.15m深,流速为0.01m/s的河流为例,设计了生物滞留系统:进水水质为劣V类(硝态氮、氨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4mg/L、 2.4mg/L、8mg/L、0.4mg/L和8mg/L),表面水力负荷为0.19m/h时,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为2539m2,运行费估算约为16.8万/年,和人工湿地相比较,在预期处理效果和占地面积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针对长航时高精度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时钟误差对系统导航精度影响问题,从惯性导航系统导航解算算法出发,研究了时钟晶振误差引起系统误差的机理。建立了时钟晶振误差传播特性
本文所描述内容是大豆磷脂软胶囊在保健品生产中,原料制备方法与工艺技术操作运用的研究分析。从大豆磷脂的特性、造成漏油的主要原因,对原料的选用、工艺技术参数、模具选用
本论文主要针对治理铜绿微囊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材料,确定材料的有效抑藻浓度,根据筛选试验的结果及实际使用的要求等选择其中几种材料进行抑
胆石症目前现代医学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对胆石症的研究历史悠久,本文总结胆石症以"肝郁胆逆""脾胃虚弱"为病机,治法以疏肝利胆为要,调理脾胃贯穿治疗始终,重视补
在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的课程再见。但综观新课改之后的不少公开课,总觉得
目的:设计动物实验的方法以探求骨脉通对股骨头坏死骨密度的作用,以便寻找一种能真正影响疾病过程的方式来治疗股骨头坏死,为临床联合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成
气候问题是当前全球最为关切的问题。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引发了气候变暖、雾霾加剧等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河北省作为能耗大省,有责任承担碳减排任务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英语翻译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由于种种原因,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从源头上杜绝错误创造出正确而独具魅力的公示语,许多部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