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吸、放氢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钛氢体系中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钛氚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以及氚化钛热解析的动力学性能等在国内外鲜有报道;首次对钛与氢同位素混合气体作用的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研究。 利用分步平衡法测定了钛吸收氕、氘和氚单质气体的p-c-T曲线,发现三者的p-c-T曲线趋势一致,都是在低于300℃时存在一个平台,在高于此温度时存在两个平台。根据范德荷夫方程计算了钛吸收氕、氘和氚时在不同平台(对应不同物相)的标准焓值ΔH0和标准熵值ΔS0。实验证明,钛吸收氕、氘和氚单质气体时有显著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在相同温度相同原子比下,吸气平衡压力从低到高依次是氕、氘和氚,但其反应焓变和熵变从小到大依次是氚、氘和氕。在所观察的实验条件下,未发现钛在吸氢和放氢的可逆过程中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存在。 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在极限真空度为10-6Pa的恒容体系中测定了钛在550℃~750℃范围内吸收氕、氘和氚时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由此计算了各自在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说明:钛的氢化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符合阿仑尼乌斯定律的。由反应速率常数导出了钛吸氕、氘和氚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6±2.4)kJ/mol、(110.2±3.0)kJ/mol和(155.7±3.2)kJ/mol。结果表明,钛吸氚的表观活化能最高,吸氕的表观活化能最低,表现出显著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表明钛吸氚进行氚化反应较氘化和氕化更难于进行。 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在极限真空度为10-6pa的恒容体系中测定了氕化钛、氘化钛和氚化钛在350℃~550℃范围内热解吸时系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由此计算了各自在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说明:氢(氕、氘和氚)化钛热解吸的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反应速率常数导出了氕化钛、氘化钛和氚化钛热解吸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7.1±0.4)kJ/mol、(42.3±1.9)kJ/mol和(62.1±1.6)kJ/mol。氚化钛热解吸的表观活化能高于氘化钛和氕化钛热解吸的表观活化能,表现出热解吸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表明氚化钛热解吸时需要更高的初始能量,说明氚化钛在相同条件下比氘化钛和氕化钛更稳定,而氘化钛也比氕化钛稳定。 针对混合气同位素效应研究的需要,通过引进单原子离子离解系数和分子泵压缩比校正系数,在MAT253气体分析质谱仪上建立了混合气体组分丰度的分析方法。分别配制不同氘丰度的样品进行了6组数据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不同氘丰度的样品的单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好于0.3%。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钛在不同温度下吸收同一配比的氕氘混合气体的特
其他文献
机械加工机床在运转过程中都会产生噪声。把噪声作为信号,具有获取容易,对加工过程没有任何影响的优点,是监测加工过程的理想信号。但如何获取机床加工过程声音信号的特征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前者用于研究体系的微观结构,后
<正>~~
会议
对于遮挡、光照等影响因素,低秩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LRRR(Low Rank Ridge Regression)以及DENLR(Discriminative Elastic-net Regularized Linear Regression)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的社会阶层作为统一战线新的工作对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新时代,团结和发挥
以连锁便利店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合理布局对卷烟零售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在规划卷烟零售许可证合理布局工作中,如何扶植与引导优质零售业态,顺应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形势,调整
高校每年都会划拨一定的资金用于图书采购,这些资金在各学科、各专业书籍采购中的比例分配直接影响到图书馆馆藏文件的结构是否合理,也影响到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学习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零部件同时具有强韧化和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为高强韧铝合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课题以高速机床主轴轴承保持架为对象,以Al-Cu合金为研究合
送丝系统是电弧喷涂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稳定可靠的送丝是获得优质喷涂层的前提保证。送丝系统的性能与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送丝系统的阻力变化规律,是选择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