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地铁线路规划与实际建设无法同步,导致许多地铁线路需要分批分期建设,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复杂的车站及轨道区间配线的形成。由于多数复杂配线区域的隧道是相互连通的,所以通风效果往往难以预测。对地铁车站及区间的复杂配线区域的通风效果的研究,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根据地铁设计过程发现的实际问题,利用CFD数值模型软件,对地铁车站配线区域气流组织及相连接的区间隧道射流风机诱导通风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车站的配线区域进行建模,通过模拟计算得到配线区域的流量分配情况。根据配线区域中间隧道的流量分配结果,假设隧道配线区域水平气流风速为2m/s,对配线区域的区间隧道事故通风气流组织及流场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当优化了隧道事故通风工况的风机配置模式后,能够保证配线区域的风速满足隧道通风要求。然后,在配线区域事故通风的模型基础上增加隧道射流风机的影响因素,对事故通风时,射流风机对车站事故通风气流的诱导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车站内隧道事故通风设备及通风模式进行优化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车站连接的四个区间在事故通风时流量分配及流场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隧道事故通风时车站配线区域及车辆段出入线隧道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根据隧道射流风机在不同安装位置设置8种工况,根据各种工况的模拟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了结论,当隧道通风时,事故风孔的送风气流会在配线区域内形成涡旋气流,并且由于涡旋气流的存在,对进入隧道的气流产生了一定影响。隧道射流风机距离隧道入口过近时,车站事故通风进入隧道后与隧道射流风机的通风流场相互.影响,不利于隧道有效通风的形成,当隧道射流风机安装在距离事故风孔大约100m的位置,诱导通风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