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讯科技公司自1996年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简称AT&T)分离独立出来以后,曾一度成为美国股票持有者最为广泛的公司之一。1996年的朗讯公司呈现出了一片光明的前景,到1999年公司股票价值窜升到初始股价值的9倍。朗讯 1999 财政年度报告表明它的崛起速度的确迅速。然而,它的衰落速度更是令人惊叹。1999年11月朗讯公布了令它自豪的 1999 财年报告。但随后的一个月即 1999 年 12 月,朗讯却对外首次发出了收入预警。接着在不到9个月的短时间里,朗讯股票价值就丢失了其最高峰值的90%。曾一度被推崇为市场领先地位的朗讯,竟然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衰降为本行业中的二类公司,并险些落入破产的困境。朗讯的衰落巨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摘要之后,本论文将以下述四部分探讨并分析朗讯公司的戏剧性变化。第一部分以朗讯正式发布的年报/季报及其股票市场报告等资料为依据,陈述并列举了朗讯崛起及衰落的种种事实。第二部分根据相关的市场营销理论,分析朗讯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的环境因素。首先,回顾了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低迷的通信业宏观环境。其次,重点分析了朗讯本身在企业微观环境如现金流量管理及产品市场定位等方面的重大失误。第三部分,通过审视朗讯的失误,提出了值得我国通信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总之,朗讯这一庞大的跨国公司,没能克服长此以往慢腾腾进行产品研发过程的官僚习惯,也没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企业策略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电信市场和数据市场。尽管如此,由于薄弱的财务管理监控,朗讯将大量的库存涌入了公司的销售渠道,而赊帐的销售方式又将公司推向了信用危机的境地。这一切均源自公司首席执行官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销售目标。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近期现金流量短缺等致命的财务严重问题以致于险些将公司置于破产之险境。为此,朗讯公司撤换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这个低迷的市场中,众多公司均处境艰难。但是,正是朗讯现金流量等财务管理的严重问题更加恶化了朗讯的企业状况,并使朗讯倍受重伤。虽然朗讯将继续在激烈的通信市场中挣扎,但它的前景却不容乐观。朗讯还会将继续在各方面收缩,其昔日行业领先地位的风采也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