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形式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学校特色,也更符合特定学生群体的需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系统开发校本课程的实例并不多见,因此,本课题从调查上海市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和建设一门校本课程两方面对中学生命科学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以生命科学校本课程为切入点,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法对上海市校本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上海市大部分中学都开设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实验技术技能、生活常识等,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也较为良好。教师在观念上吸取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相对于一些条件较为有限的学校,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区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各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同时,调查也发现了在生命科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本课程开发和评价的社会参与度不够;学科综合性的校本课程较为缺乏;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时间、经费、仪器等因素的限制等。许多教师还提出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专家的有效指导,渴望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模式或案例。为此,我们从市、区、学校、教师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并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本课题的行动研究以上海市延安中学为实践基地,开发了名为“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实验”的校本课程,包括:学生需求和校内外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大纲的编制,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实验教材的编写和配套资源的设计。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中以自主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了实施,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了学生学业评价,同时对课程本身也进行了评估。经过结果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以及生命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完成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可以作为一个案例提供给一线教师,为今后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料。由于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涉及面很广,所以样本的选取还只是随机抽样;行动研究中由于本课程的实际特点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参与实施的学生样本不大,参与评估的专家也比较少,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和进一步改进。目前,“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实验”的校本课程还在继续实施,我们将针对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