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11地市、年龄60~69岁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掌握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现状,探究肌力、柔韧性、反应时与其的相关性,建立针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测试评价体系,摸索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方案,重视老年人疾病早期的预防,延缓其功能性老化,以维持生命质量。方法:查阅文献,全面了解国内外平衡能力及老年人平衡能力特征的研究进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户籍和居住地在山西省11地市、年龄60~69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957人);采用问卷调查,对老年人一般特征及日常生活情况进行收集及统计分析;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选取测试闭眼单脚站立、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四项指标,分别反映机体的平衡能力、肌力、柔韧性及反应能力情况。结果:1.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间,老年人平衡能力均值与得分均有差异(P<0.001),平衡能力呈增龄性下降趋势,各年龄老年人群平衡得分基本处在同一水平;2.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性别特点:不同性别组间,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与得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老年女性闭眼单脚站立时长虽短于老年男性,但得分却高于男性;3.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城乡特点:城乡之间,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与得分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乡村组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时长与得分明显逊于城镇组;4.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特点:不同体育锻炼组间,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与得分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随体育锻炼频度与强度的增加,平衡能力与得分呈增长趋势,但不锻炼人群居多;5.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肌力的相关性:①描述性分析:在年龄和性别两方面,除65-69岁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在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和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②偏相关及曲线估计分析,验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肌力间不存在线性相关;6.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柔韧性的相关性:①描述性分析:在年龄和性别两方面,不同反应时分组间,在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和得分上差异均极显著(P<0.001);②偏相关及曲线估计分析,未能明确老年人平衡能力与柔韧性间的相关性;7.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反应时的相关性:①描述性分析:在年龄和性别两方面,不同反应时分组间,在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均值和得分上均差异均极显著(P<0.001);②偏相关及曲线估计分析,验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反应时之间呈负相关;结论:1.总体上,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处于较低水平;2.从初步结果看,平衡能力呈现增龄性下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优于男性,城镇老年人群平衡能力优于乡村,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3.更进一步分析后,仅平衡能力与反应时存在线性相关,即反应能力越灵敏,平衡能力越良好;4.开展多中心研究,建立老年人平衡测试的评价体系及数据库,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重视其疾病早期的平衡功能控制,探索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案,延缓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的衰退,维持其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