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水虱灾害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的分布规律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Mysta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水虱危害是目前我国红树林面临的最大威胁。自2012年海南东寨港首次发现大面积红树林死亡至今,团水虱危害已在东寨港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同时在广西北海等地也发现了大面积团水虱危害。但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团水虱的了解,仅局限在团水虱分类、生活习性等方面,而对于团水虱对红树植物群落的影响、团水虱危害爆发的过程、分布特征等所知甚少。本研究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团水虱危害在东寨港红树林的分布特征,探讨影响团水虱危害分布的主要因素。具体内容如下:1.团水虱危害的等级划分及分布结合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并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将东寨港红树林团水虱危害划分为4个等级,并生成团水虱危害等级分布图。四个等级的面积分别为:重度危害区,面积8.24hm~2、中度危害区,面积183.52hm~2、轻度危害区,面积152.41 hm~2,以及未受团水虱干扰的正常林区,面积1207.46hm~2。2.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受团水虱危害程度比较将东寨港红树林团水虱危害分布图与植物群落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59个不同群落4个等级的团水虱危害面积,然后根据综合评价法,计算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团水虱的灾害指数(M),结果显示:团水虱比较倾向于选择海莲-尖瓣海莲群落(M=5.50),其他群落依次为海莲-木榄群落(M=5.45)、海桑-无瓣海桑群落(M=4.23)、白骨壤群落(M=4.14)和红海榄-白骨壤群落(M=3.91)等。而半红树群落(M=0.01)、榄李群落(M=0.01)、海漆群落(M=0.01)、角果木-海莲群落(M=0.01)等不容易成为团水虱选择的群落生境。3.影响团水虱危害分布的空间因素1)东寨港不同区域的团水虱综合受灾评价依据东寨港保护区4个区域(塔市区、道学区、三江区和罗豆区)各等级团水虱危害面积,根据综合评价法计算不同区域的团水虱综合受灾评价(P),可知:团水虱危害最严重的区域是道学区(P=1.230),其他区域依次是罗豆区(P=0.615)、塔市区(P=0.574)和三江区(P=0.101)。2)团水虱灾害与潮沟的位置关系在遥感图像上判读所有潮沟(宽度>1m),在ArcGIS环境下,设置0-10m、10-20m、20-30m、30-40m和40-50m的缓冲区,并将缓冲区内不同团水虱危害等级的斑块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重度灾害的斑块数量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中度灾害和轻度灾害斑块数量在10-20m最高,其次为0-10m,然后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正常林的斑块数量变化没有规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各缓冲区不同团水虱危害等级的斑块数进行评价,得出各缓冲区团水虱危害系数(N),表明10-20m受团水虱危害最严重(N=250),其次分别为0-10m(N=235)、20-30m(N=129)、30-40m(N=88)、40-50缓冲区(N=36)。根据实地监测,验证了淹水时间与团水虱灾害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尤其在中高潮带的群落类型,团水虱爆发等级与淹水时间呈显著正相关;3)团水虱灾害与居民区的位置关系以海岸线为边界,设置2000m缓冲区,将缓冲区分割为等面积斑块,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斑块内居民区的面积比例和斑块数与团水虱危害综合评价系数(F)和不同团水虱危害等级的斑块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团水虱灾害程度与居民区斑块数(a=0.804,P=0.029)、居民区系数(b=0.788,P=0.035)显著相关。4)团水虱灾害与养殖塘的位置关系在上述缓冲区设置的基础上,分析养殖塘的面积比例、斑块数与团水虱危害系数、团水虱危害斑块数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团水虱的灾害程度与养殖塘斑块数呈显著相关(c=0.777,P=0.040)。5)斑块结构对团水虱灾害程度的影响运用fragstates软件,选择植物群落在斑块尺度上的主要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结合每个斑块植物受团水虱危害的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可知斑块面积(AREA)、斑块周长(PERIM)、及斑块邻近指数(PROXIM)均与团水虱爆发等级极显著负相关,周长面积比(PARA)与团水虱爆发等级显著正相关;说明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红树植物群落,多数为零散分布的小面积斑块,而面积和周长较大的成片分布群落,不易受团水虱的影响;团水虱的爆发有从中心向外逐渐辐射的趋势;而周长面积比越大,即斑块形状越复杂,斑块植物受团水虱危害程度大。最后在讨论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团水虱爆发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天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企业物料调运生产至关重要。为研究天车运行的特点,提高天车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实验室设计、搭建了天车机器人系统实验平台,对天车运行特点及视
现阶段,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开始由早期的封闭精神病医院医学药物治疗模式逐步向以病人为主体、以患者的康复为依据的医学药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转型。在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中,单纯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全面康复作用是有限的,患者不仅要实现医疗康复,更重要是要实现精神康复回归社会。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服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本研究将叙事治疗模式运用到康复期精神疾病患
介绍了飞轮电池能量转换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内燃机电站旋转不问断电源中的实现方案。重点是建立了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社会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社区工作者作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的中坚力量,其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都将深刻影响到
对驻车取力发电装置的调速系统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两种调速系统进行比较,提出一种新的调速系统的设计思路。
发电机组静音箱设计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满足声学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确保发动机的功率不受影响。为此建立了静音箱内流场分析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
对某型汽油发电机组调速失效的故障特征进行了剖析、诊断与排除,并提出了排除故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要阐述功率与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及改善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法的三种电路结构进行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