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细胞,在促进就业、提高税收、拉动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和资源约束力,难以承担独立的创新行为中存在的风险,与互补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是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压力,推动其产品(服务)创新,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目前关于企业合作研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丰富,但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研究也多以单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实证分析为主,很少有文章基于某一理论框架,整合科技型小微企业内部因素、行业竞争因素、政策扶持因素等诸多关键要素,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合作研发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为着力点,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探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包括自我效能和感知可控两个维度)等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和合作研发行为产生的影响关系。首先对关键变量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和说明,随后通过预调研和正式问卷调研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接着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的进一步修正。结果显示: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的行为态度越积极、感知到正面的主观规范越多、行为知觉控制感知度越强,其合作研发意愿越强烈,合作研发行为越有可能实现;同时,强烈的自我效能感知可以直接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最后在实证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得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