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在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表现出的三个主要趋势。即:第一,无论是传统的建制宗教,还是新兴教派,在世界范围内都经历着新一轮的迅速增长;第二,宗教因素日益渗透或者“回归”至国际关系和安全视域之中。它一方面能够成为冲突爆发和恶化的推动因素;另一方面,宗教领袖、宗教组织,以及教徒个人,都在积极地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第三,宗教信仰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紧密地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宗教传播方式和新的宗教表现形式——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和“网上宗教”。基于这三个趋势,本文认为,在宗教安全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双重作用下,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将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及心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为此,本文的主体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宗教的本质和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并结合国家和国际社会进入非传统安全时代的大背景,进而提出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影响国家安全的三条途径;第二部分侧重理论探讨,通过结合传播学中的受众和传播效果理论详细分析途径一。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能够放大宗教中的非理性;第三部分转入现实分析,通过考察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尤其是“基地”组织和“东突”组织的互联网应用,来探讨途径二。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在客观上便利了宗教极端活动;第四部分从互联网的工具性出发,提出国家安全主体利用宗教虚拟化传播的趋势,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第三条途径。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可以为国家安全的维护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虽然目前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趋势对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相对突出,但这种消极影响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决定宗教虚拟化传播总体方向的宗教信仰,对安全也有维护和促进作用。同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宗教往往只是引发冲突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当它对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时,通常也并不是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加之互联网本身只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所以,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将是双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