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转移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连接中亚、东欧的重要陆路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新疆完善交通建设提供契机。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新疆交通条件不断完善,区域内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我国东中部省市相比,新疆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疆整体呈现“中心—外围”的经济地理结构,区域内经济非均衡增长现状突出,尤其是南疆三地州和北部高寒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交通条件改善对区域经济产生增长效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规模经济水平。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交通条件改善将对边缘地区产生转移效应,降低了边缘地区经济的活跃性。分析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其外围区经济增长的转移效应,有助于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对其他边缘地区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在理论层面分析了空间转移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三个命题假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利用1990-2015年新疆各地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从GDP、人均GDP、人口和就业角度,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转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间交通时间缩短带动各地州(市)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验证了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2)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转移效应。受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影响,距中心城市500km范围内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较小。居民为获取更优质的公共设施和就业机会,交通条件改善使该区域的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从就业变化来看,1000km范围内的地区受交通基础设施的转移效应影响,劳动力向中心城市转移,就业增长幅度较小。(3)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转移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距离中心城市500km内的区域,其交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转移效应显著;距离中心城市超过1000km的区域,受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的作用较弱,经济增长不显著但人口增长显著。分产业来看,商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在距离中心城市1000km范围内显著增长,但500km范围内的部分商业服务业就业增长被转移效应抵消,验证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转移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由于第二产业的选址布局更依赖于货币运输成本而非时间成本,高速公路建设对其就业影响不显著,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边缘地区趋利避害,实现新疆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网络。通过鼓励资源自由流动配置,实现各地州(市)产业结构升级。此外,需要创新区域间合作体制机制,发挥核心区拉动作用,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当前“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结合能源与动力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传热与流动的数值分析”研究生课程,从与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教学导向、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呈现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了教研尝试,同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导向。此外,还设计出了适于“互联网 ”的教学内容,建设了网络资源平台并采取了多样化教学呈现方式,以期构建适应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最后,本文的研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完整的对生物体内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由于其灵敏度、准确性,使其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平台。数据非依赖型采集模式,是
对激光场中电子与原子、分子散射过程的研究,不仅使散射碰撞过程获得了很好的能量源与背景场地,同时对于研究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激光场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要考虑激光对
本文以离子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为分析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的检测与分析,发展了简单、有效、实用的测定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研究了碱金属
目的 了解CKD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分析影响患者膳食纤维摄入的因素,探讨膳食纤维摄入的高低与患者疾病情况、炎症及营养状态、胃肠道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
2002年3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指导目录不仅鼓励外商投资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而且
现代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管理实践中,员工情绪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旨在挖掘和培植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