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是导致全球婴幼儿急性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每年全世界因RV感染导致约1.25亿婴幼儿腹泻和90万婴幼儿死亡。该疾病对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乃至生命都造成严重影响。RV感染腹泻疾病的发病率受婴幼儿年龄,喂养方式和生活地区等因素影响。RV引起的腹泻通过损坏肠道的结构与功能,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同时改变宿主代谢及其产物的平衡,从而造成机体的营养失衡,出现腹泻等临床症状。本研究通过对粪便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的研究来揭示人类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探讨化学成分与RV感染腹泻疾病之间的关系,为RV感染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5例RV感染腹泻婴儿(试验组)和15例健康婴儿(对照组)的粪便中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婴儿生长发育和患病情况信息;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粪便中总蛋白质含量并通过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RV感染腹泻婴儿粪便中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RV感染腹泻婴儿粪便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由色谱法确定;最终确定不同的化学成分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考马斯亮蓝法中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表明该法可用来测定粪便中总蛋白质的含量。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总蛋白质、聚合免疫蛋白受体、乳铁蛋白、血清蛋白、蛋白二硫异构酶和α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轮状病毒腹泻婴儿的聚合免疫蛋白受体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较高,总蛋白质、蛋白二硫异构酶和α1-抗胰蛋白酶含量较低。血浆蛋白只存在于健康婴儿中。其它蛋白含量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RV感染腹泻婴儿粪便中,总蛋白含量与婴儿是否有脱水症状和肠鸣音次数有关(P<0.05);聚合免疫蛋白受体含量与婴儿年龄有关(P<0.05);乳铁蛋白含量与婴儿年龄有关(P<0.05);α1-抗胰蛋白酶含量与婴儿出生地、喂养方式、体温、母亲孕期是否服药及哺乳期是否服药有关(P<0.05)。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赖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氨基酸在轮状病毒腹泻婴儿中含量较少。胱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在两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RV感染腹泻婴儿粪便中,苏氨酸含量与婴儿腹部肠鸣音次数有关(P<0.05);蛋氨酸含量与性别和腹部肠鸣音次数有关(P<0.05)。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C8:0、C11:0、C12:0、C14:0、C16:0、C18:1N9C、C18:1N9T、C18:2N6C、C20:2和C23:0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C8:0、C11:0、C12:0、C14:0、C16:0和C18:1N9C的含量在轮状病毒腹泻婴儿中较高,而C18:1N9T、C18:2N6C、C20:2和C23:0含量则较低。C8:0和C11:0只存在于轮状病毒腹泻婴儿中。其它脂肪酸百分含量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RV感染腹泻婴儿粪便中,C11:0含量与年龄有关(P<0.05);C18:1N9T含量与孕期是否服药和哺乳期是否服药有关(P<0.05);C18:2N6C含量与体温有关(P<0.05);C23:0含量与喂养方式有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婴儿粪便中部分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与RV感染腹泻疾病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