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理论的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都要求我们将目光从自身转向周围的自然世界,重新考量自然资源的价值。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发展和完善一元劳动价值论,提出一种自然力和人类劳动都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理论。同时,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规律拓展到基于新能值价值理论的价值规律。最后应用新建立的框架解释若干经济现象。本文的研究方法遵循了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转换理论创新模式。在扩充原有理论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理论框架。全文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主要对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最新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从资源环境问题和经济危机两个方面分析了现行价格形成机制的局限性;第三章对原有的供求定价论和价值定价论进行了反思;第四章提出了能值价值理论及其价值规律的内容,论述了它的作用机理,与现有理论作了比较,最后作了一个能值价值计算的实例分析;第五章应用新理论解释了若干问题。新构建的能值价值理论认为自然力和人类劳动是价值的两个来源,他们都创造价值。新构建的能值价值规律继承了商品的价格由其所含的价值客观决定,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应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供求决定价格的波动幅度的观点。但认为商品价值量大小由商品所含的社会必要能值量而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论文中其他一些可能的新见解包括:对两种价格形成方式关系的论述:从本质上看,价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能值价值决定。长期来讲,价格趋向价值波动,价值决定着价格的长期调整趋势。从现象上看,价格的大小由供求力量的博弈决定。短期来讲,价格随供求关系波动。供求势力的相对强弱决定着价格的短期调整趋势。供求定价论是价格形成的形式,价值定价论是价格形成的内在规定。对经济危机本质的论述:经济危机从现象来分析即可归结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剩,也可归结为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其实质只有一个:经济危机是价格对价值偏离长期累积后的爆发。从能值价值规律角度对市场好坏的论述:好的市场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区间。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紧紧围绕价值。不是供求一方过于强势,掌控定价权而侵害另一方的利益;也不是供求势力均衡对峙,市场缺乏生气;而是供求双方此消彼长,有机互动的和谐共生。从能值价值理论视角对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认可自然力的价值贡献并给予补偿,可以促使人们转向精神产品的追求。这种向低碳方向的生活方式转变,有益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一种或许可行的对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正确性的数值验证方法:以小麦为例,文中用能值方法核算出延川县生产的1千克小麦中所含劳动力价值为1.03元。这与小麦的市场价格接近,可能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体现。依此方法,大范围的核算各个商品的劳动价值,有可能以实证方式证明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