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东亚各经济体逐渐就深化区域内经贸合作,推进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并开始加快国家间制度性合作的步伐。面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由区域化向区域主义的转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东亚有着紧密联系的中国必然要重新审视自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以及地区性战略的制定,以在自身经济增长和推动东亚区域主义发展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格局。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作了概述。第二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化和区域主义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化和区域主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相互贯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有成效,也互为补充。第三章在区域化和区域主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亚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考察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和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东亚各经济体贸易、投资数据的分析和区域生产网络的演变来考察东亚区域化的发展。其次从东亚经济合作中呈现的非对称性及东亚经济体在金融体系上的缺陷说明东亚经济一体化由区域化向区域主义转化的必然性。第四章通过对中国与东亚在经贸往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在东亚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加大,不仅成为东亚经济体在中间产品贸易上的强力吸收剂,也是东亚最大的直接投资吸收地,且人民币在区域内流通范围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区域潜在锚货币的角色。说明中国有能力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第五章综合前几章的分析具体提出中国的地区战略,即第一妥善处理同日本和东盟的关系,推进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第二通过自身经济发展改善东亚经济合作中出现的非对称性,以稳定区域经济。第三通过加强东亚区域文化认同来强化区域意识以推进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第四推动东亚经济体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缓解日益激烈的能源竞争引致的政治矛盾,以稳定和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