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复方九节茶对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腮腺损伤的作用;2、验证唾液腺动态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腮腺损伤程度的评价效果。 方法:收集纳入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调强放疗及同期化疗的21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从放疗开始前3天到放疗结束每天口服复方九节茶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均采用99mTcO4-185MBq唾液腺动态显像法测定腮腺的最大摄取率(MAR)和酸刺激后的最大排泄率(MSR),并且在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和记录口干评级结果。比较治疗组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口干评级和腮腺MAR、MSR变化情况。此外,以自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调强放疗及同期化疗的21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未口服复方九节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放疗前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99mTcO4-185MBq唾液腺动态显像法测定腮腺的最大摄取率(MAR)和酸刺激后的最大排泄率(MSR),并且在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口干评级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口干评级和放疗前、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腮腺MAR、MSR。 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均无2级以上口干表现。放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1级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61.9%(13/21)和28.6%(6/21);2级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38.1%(8/21)和71.4%(15/21)。放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0级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14.3%(3/21)和4.8%(1/21),1级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76.2%(16/21)和57.1%(12/21);2级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9.5%(2/21)和38.1%(8/2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放疗结束时口干评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病人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口干评级结果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对比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口干评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7和0.027)。(2)治疗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AR分别为85.72±11.75%、81.52±14.88%和72.53±15.13%。其中放疗前与放疗结束时腮腺MAR比较t值为1.675,P值为0.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时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AR比较t值为2.526,P值为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前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AR比较t值为4.355,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SR分别为32.58±26.74%、2.24±16.86%和8.25±13.62%,其中放疗前与放疗结束时腮腺MSR比较t值为7.841,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时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SR比较t值为-2.178,P值为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前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SR比较t值为5.928,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放疗前、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AR分别为82.01±21.73%和57.94±29.93%,两者比较t值为4.580,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疗前、放疗结束后3个月腮腺MSR分别为35.54±31.47%、0.78±17.11%,两者比较t值为7.062,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和对照组放疗前腮腺MAR、MSR比较t值分别为0.974和-0.464,P值分别为0.333和0.6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腮腺放疗后3个月MAR、MSR比较t值分别为2.820和2.213,P值分别为0.006和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通过唾液腺显像及口干评级证实复方九节茶可以有效防治鼻咽癌患者近期的放射性腮腺损伤,缓解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口干症状,从而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唾液腺显像具有无创、方便的优点,是一种能够客观评价鼻咽癌患者放射性腮腺损伤程度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