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是女性意识觉醒最活跃时期,如何在教育中确保两性公平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现行语文教材中所呈现和传递出来的性别文化有着显著的父系痕迹。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与选修版中的女性形象展开研究。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简述本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文献述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本部分分别对“教材”、“性别”、“女性形象”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后,认为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是教材中的女性的外在特征,以及女性本身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等内在特征。首先,教材是指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正式学习的课本,不包括其它的教学材料。其次,性别由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两方面内容构成,本研究侧重于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差异。第三,女性形象,它是经由形象塑造者的意识过滤后的产物,它承载着作者自身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欲望。 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基于女性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体系探讨教材中的文本。首先,女性学理论思考与论证的是女性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构成和完整历程,并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现和揭示女性行为的一般规律。本研究以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为重点,始终以女性学的相关理论从宏观综合角度认识女性特质,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始终注重突出女性的特殊性。其次,女性主义是一种关注性别意识和社会平等的理论体系,它强调男女平等,并肯定女性的价值观念。根据女性主义中传统性别角色对女性的定位为天生智力低下,缺乏理性的观点,本研究对女性形象分析时指出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从女性的角度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学批评。 第四部分,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现状考察。首先,明确本研究的统计程序,从“选文中的女性作者”、“选文中的女性”、“选文中女性的职业角色”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人教版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在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女性依然被放置次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划分为四大类:贤淑女性、不幸女性、平庸女性、叛逆女性。教材中展现的美丽女性大多忧愁善感,具备传统的优秀品质的勤劳女性大多命运凄苦,坚贞不一的女性大多深受封建专制文化毒害。同时,教材中也展现出部分光辉女性形象,但是所占比例极小。最后,从频度、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三个角度对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总结教材中女性形象呈现状况。 第五部分,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重塑。重塑路径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教材编者应在选文编写过程中融入女性视角;其二,课程设计者应在课程开发过程避免性别偏见;其三,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女性形象多元化解读,其四,女性自身在日常生活应重视社会价值的完善。 第六部分,结束语。本部分主要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笔者在研究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困惑与思考。因此,语文教材中女性人物合理公平展现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