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充足的能量及营养供应是肿瘤细胞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基础,能量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细胞能量代谢方式存在2种不同的主要类型:一种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途径;另一种是发生于细胞胞液的糖酵解(Glycolysis)途径。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采用OXPHOS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肿瘤细胞通过能量代谢重编程,采用有氧糖酵解,即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足的能量及营养供应是肿瘤细胞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基础,能量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细胞能量代谢方式存在2种不同的主要类型:一种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途径;另一种是发生于细胞胞液的糖酵解(Glycolysis)途径。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采用OXPHOS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肿瘤细胞通过能量代谢重编程,采用有氧糖酵解,即“Warburg效应”产生能量。正常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HSCs)存在于骨髓壁龛(Niche)的缺氧环境中,其能量的产生依赖于不需要氧参与的糖酵解途径。但与正常的HSCs相反,最近发现恶化以后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发生了代谢模式的改变,它仅仅依赖于OXPHOS方式获取能量。迄今为止,肿瘤细胞如何决定并调控它们能量代谢方式的转变仍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能够观察到mi R-31-5p表达量的改变,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中mi R-31-5p的上调或下调表达,介导了肿瘤发生发展中不同进程。然而,mi R-31-5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确切作用仍然不太清楚。我们研究发现,mi R-31-5p在实体肿瘤如肺癌细胞中表达升高,但在白血病干细胞中表达缺失,提示mi R-31-5p的表达模式与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方式的选择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mi R-31-5p在这两种能量代谢模式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实体肿瘤细胞系H1299和A549细胞(两种肺癌细胞系)为研究Warburg效应的模型。mi R-31-5p直接靶向调控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inhibitor,FIH)的表达,从而调控HIF-1α的转录活性。在H1299和A549细胞中,过表达mi R-31-5p导致FIH的表达下调,增强HIF-1α的转录活性及其调控的糖酵解相关靶基因(GLUT-1,GAPDH,LDHA)的表达,促进细胞糖酵解过程(包括乳酸和ATP产生的增加)和细胞增殖;如果在mi R-31-5p过表达的同时再过表达其靶基因FIH,以上现象都被得到恢复。相反,敲低mi R-31-5p能上调FIH的表达,抑制HIF-1α的转录活性及其调控的糖酵解相关靶基因的表达,细胞糖酵解过程和细胞增殖也被抑制;如果在mi R-31-5p抑制的同时敲低其靶基因FIH,以上现象都得到恢复。此外,通过体内实验,我们在A549细胞移植瘤模型中发现,过表达mi R-31-5p通过增强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这些结果证实mi R-31-5p通过调控FIH的表达,控制HIF-1α的转录活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这两种肿瘤细胞通过“Warburg效应”产生能量。接着,我们选择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来源的白血病干细胞作为氧化磷酸化供能方式的细胞模型研究mi R-31-5p在能量代谢上的作用,同时将正常造血干细胞作为对照通过比较发现,mi R-31-5p高表达于HSCs,但在LSCs中其在染色体位置丢失,导致表达缺失。与HSCs相比较,LSCs中FIH的表达升高,HIF-1α的转录活性和调控的相应靶基因表达降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C)的活性被激活。LSCs中mi R-31-5p抑制FIH的表达,增强HIF-1α的转录活性,但PDC的活化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被抑制;如果在mi R-31-5p过表达的同时过表达其靶基因FIH,以上现象都被得到恢复。HSCs中敲低mi R-31-5p能上调FIH的表达,抑制HIF-1α的转录活性和糖酵解过程,但PDC活性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被增强;如果在mi R-31-5p抑制的同时敲低其靶基因FIH,以上现象都被得到恢复。最后,我们发现,在LSCs中过表达mi R-31-5p诱导细胞死亡;而在HSCs中敲低mi R-31-5p抑制细胞克隆形成,提示mi R-31-5p控制下的能量代谢模式对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综上所述,mi R-31-5p通过靶向调控FIH的表达,控制HIF信号通路和相关靶基因的表达。mi R-31-5p作为能量代谢模式选择的分子开关,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因此,在mi R-31-5p表达的肿瘤细胞中,“Warburg效应”是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在mi R-31-5p表达缺失的肿瘤细胞中,氧化磷酸化是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其他文献
孢囊是甲藻在其生活史某个阶段所形成的不动细胞,孢囊可分为休眠孢囊和薄壁孢囊。薄壁孢囊细胞壁较薄,没有强制性休眠期,又称为暂时性孢囊。薄壁孢囊可经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形成,是甲藻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薄壁孢囊能够度过不良环境和抵御捕食者的摄食,在甲藻赤潮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虽然薄壁孢囊在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中经常可见,并可在短时间内萌发,但薄壁孢囊的形成与萌发的分子调控机
历时类型学分析语言类型演变的规律,揭示语言变化的趋势,具有跨时代的视角,是语言类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历时类型学的视角下对汉语是非问句作了专题研究。文章考察了上古至今汉语是非问句系统的主要发展脉络,中性是非问句的类型嬗变以及语法化的过程、动因与机制,并尝试对是非问句演变中的诸多问题和争议作出合理、可行的解释。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范围和侧重点,界定本文所说的是非问句及其包含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归因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巨大转变,释放了巨大的市场制度安排的红利。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政府特征,政府在改善市场环境、维持宏观环境稳定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等方面有着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波动较为剧烈,宏观经济有所失衡,政府因
在多层级组织结构的企业中,中层经理是联结高管和基层员工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例如,当公司整体利益和业务部门不一致时,需要中层经理加以协调。针对员工的激励和监督政策,需要中层经理具体实施。囿于信息不完备性,公司难以事先通过制定一份完美无瑕的管理手册,细化或者规定中层经理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应对未预期的情况,因此中层经理被赋予各种类型的自由裁量权。例如,销售部门经理可以根据外部
骨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关键问题是骨组织修复或替换材料与骨组织的适配性及体内矿化性能。本研究针对骨组织修复与再生对支架材料矿化性能的要求,利用“碱性磷酸酶(ALP)调控透析矿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与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组成相近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P/CS)复合支架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评价。本研究以分级多孔的三维CS支架为基质材料,利用“ALP调控透析矿化”方法,制备了三维n-HAP/
骨组织的形成是成骨细胞参与下的有机质模板矿化构建的多级有序结构的过程。在组织学中,模板就是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组装而成的具有有序化液晶结构的osteoid(类骨质)结构,一旦osteoid矿化,即意味着骨质的形成。这一过程在体外难以模拟,使得多级有序的骨组织难以在体外构建。本论文体外构建仿osteoid结构并开展了成骨细胞在其上的生物矿化机制的探究,从而了解骨组织形成过程中模板与细胞加工的作用,进一
从712年到774年,伦巴德王国经历从强盛到灭亡的过程。期间,罗马教宗从隶属于拜占廷帝国转向依附于法兰克王国,并在意大利中部建立起“圣彼得国”。传统研究基于教宗立场,将伦巴德人视为意大利的入侵者和罗马教会的压迫者,强调双方之间对立和冲突的一面。近来,学者们从“罗马世界的转型”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出发,通过历史与记忆的区分对核心史料进行重新解读,日益强调双方之间和平和合作的一面。从伦巴德王国的角度来看,
虽然目前已发展出诸如超分辨等许多先进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但由于传统明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相对方便,仍然广泛使用在医院病理诊断等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在明场显微镜下进行病理诊断,依然是许多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判断的金标准。因此,不断提升明场显微镜的成像性能,以满足生命科学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仍旧是显微镜学家的研究目标之一。为了改善明场显微镜的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实现明场光切片和三维成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和中国老龄化比例的逐渐上升,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缺损成为了目前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利用人工骨材料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是目前的主要技术手段。半水硫酸钙(α-CSH)具备可注射和自固化性能、无免疫源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在体内能完全吸收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用量最多和应用范围最广的骨修复材料。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α-CSH在临床骨质疏松的治疗方面的还存在着活性较低、降解速率过快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在显微生物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成为材料学、医学、光学、能源等其他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随着16世纪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显微成像系统被研制,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一直受限于光的衍射效应限制,导致生物学家用光学显微方法无法直接观测到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近几十年来,随着相关光学技术和材料研究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被提出,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