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候情境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已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合理评估未来气候情景下区域农业用水的演变过程和特征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水足迹理论有助于我们明确农业生产过程消耗的水资源类型、数量和效率,因而对制定相关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统计降尺度软件(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预测了河套灌区在A2(人口持续增长,新技术发展缓慢,注重区域性合作)和B2(人口以略低A2的速度增长,注重区域生态改善)气候情境下未来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未来河套灌区参考作物需水量(ET0)、主要作物需水量(ETc)以及主要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Pe)。利用作物模型AquaCrop,结合未来气象参数,对河套灌区主要作物产量进行了模拟,并结合计算所得作物需水量与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对未来情境下河套灌区主要农作物的蓝水、绿水生产足迹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灌区未来情境下的种植结构、用水结构情况,分析了未来情景下灌区种植业水资源供需情况。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河套灌区未来气候向湿热化方向发展。从时间变化来看,灌区多年平均气温在A、B情境下分布上升约3℃和2.2℃;多年平均降水量在A、B情境下分别增长18mm和22mm。灌区平均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在未来基本不变。从空间变化来看,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与观测期相差不大,仅为值域的改变。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上升的影响,研究区ET0呈上升趋势,到本世纪末,研究区ET0在A情境下平均增加约6%,在B情境下增加约3%。(2)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未来河套灌区作物灌溉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作物ETc在预测期内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A情境下上升幅度高于B情境。油料作物ETc增幅最大,将升高7%-15%;小麦ETc增幅最小,为3%-10%。作物生育期内Pe以降低为主。在作物ETc升高和Pe降低的共同作用下,作物灌溉需水量呈现增长趋势。在种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到2030年,河套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在A情境下将会增长3.76亿m~3,在B情境下增长2.76亿m~3。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套灌区的农业用水压力将会越来越大。(3)充分灌溉条件下,未来河套灌区作物蓝、绿和总水生产足迹均呈下降趋势。未来有效降水量减少且作物产量提高,因此作物绿水生产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未来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增长程度低于作物产量的增长程度,因此作物蓝水生产足迹降低。蓝水足迹占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的85%以上,因此作物生产总水足迹的变化速率与作物生产蓝水足迹基本一致。灌区主要农作物中,葵花的生产水足迹线性下降速率最大,为0.02(m~3/kg)/10a,小麦的生产水足迹下降速率最小,为0.01(m~3/kg)/10a。作物生产水足迹最大的为葵花,A情境下平均约1.98m~3/kg,B情境下约2.06m~3/kg;玉米生产水足迹最小,A、B均为1.02m~3/kg左右,约为葵花的一半。(4)未来河套灌区农业供水压力增大。灰色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内,河套灌区生活用水量较小,将维持在1亿m~3左右,而工业用水可能增长一倍以上,2030年可能达到3.18亿m~3。且模拟结果显示,未来灌区农业可利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16亿m~3。在气候变化导致灌区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增加的条件下,到2030年,河套灌区农业用水可能面临1.9亿m~3-3.4亿m~3的空缺,农业用水面临威胁。(5)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有利于区域农业节水。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5%,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增加3%,而粮食作物面积降低9%的种植情境下,2030年河套灌区农业净灌溉净需水量在A、B情境下将分别为24.96亿m~3和24.11亿m~3;如果灌区种植结构不变,同时段A、B情境下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将分别高达26.94亿m~3和25.94亿m~3。因此,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区域农业灌溉需水量将会产生影响,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压力。
其他文献
有机含硼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生命医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因此,发展高效的方法用于结构多样、功能各异的有机硼化合物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多官能取代的有机硼化合物的构建,尤其是α-羰基硼化合物的构建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多种α-羰基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被开发和利用。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原料不易得,需要多步合成等缺点。本论文在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
将记忆电机的概念引入到多齿开关磁链永磁电机中,通过使用一种新型多齿开关磁链永磁记忆电机的拓扑结构,建立了电机的等效磁路模型。在电机拓扑结构和等效磁路模型的基础上,
随着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新药品、新材料技术开发的日益关注,锂产品的应用越加广泛,锂产品深加工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锂的优异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润滑油等传统行业。数码相机、手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使电池行业成为锂电产品的最大消费领域。从长远发展看,未来五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将继续飞速增长,到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和总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7亿美元和54.9GWh。天齐锂业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所得参数与胃癌侵袭性的潜在相关性。材料与方法: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 49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都接受了磁共振检查。每位患者的
目的通过探讨成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初次被诊断的情境方式、糖尿病患者关于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糖尿病患者获取和利用糖尿病健康信息所选择的途径现状和内
随着微型尺寸产品在各领域的需求增加,微细零部件的加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细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因无需考虑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导电性而在微细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范围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变化,消费水平相应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等也都随之不断变化,由节制消费向消费主义发展。居民消费不再一味的“量入为出”,“提前消费”得到认可和接受,随之而来的是对消费信贷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消费信贷业务的一种,信用卡业务在近年来也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发展,居民消费支付方式得到了丰富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不仅要求电能可以充足供应,还要求它具有较高的质量。由于新能源能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使其日益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
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浪潮对全球经济冲击的不断升级,中国制造业正处于随时可能被颠覆的风口浪尖,企业经营如履薄冰,找到本行业痛点、突破自我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之关
风力发电技术是解决能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世界提倡环保和可持续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直驱式风机取消了齿轮箱等易损机构,且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密度高